主講人:江蘇省抑郁癥診療中心主任、南京腦科醫院精神四科主任醫師 姚志劍
最近多個新聞事件,讓抑郁癥多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郁癥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四大疾病,并且患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與高發病癥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一些患者對于抑郁癥的認知和了解還比較有限,60%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癥,那么出現哪些情況是抑郁癥的癥狀表現呢?
經常早醒,要警惕患上抑郁癥
“大部分抑郁癥病人并未得到正確的診斷和規范的治療,在我們的門診當中,很多是已經出現了自殺傾向,這其實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江蘇省抑郁癥診療中心主任姚志劍說,很多人都知道,抑郁癥的典型癥狀是情緒低落,對萬事無興趣,以前感興趣的事情也不例外,它的殺傷力巨大。
有些蛛絲馬跡,可以讓您早期發現抑郁癥。
比如,抑郁癥一個臨床特征是,患者表現為腦子思考很困難,覺得腦子空洞或僵住了,無法做恰當的表述,無法與人交流或交往。這些患者會變得很遲滯、不想動。
另外,一項研究表明,約50%的抑郁癥首發癥狀為失眠,早醒現象尤其值得重視。
很多人把失眠理解為睡不著覺,其實所有睡眠障礙都可以稱為“失眠”,如早醒、睡得少等等。跟抑郁癥者相關的失眠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和“早醒”,其中,讓人難以入眠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人因壓力,有人因興奮,有人因慢性病,因而臨床很難將“入睡困難”歸因為抑郁癥。而“早醒”癥狀比較特殊,是臨床醫師判斷抑郁癥的重要指標。姚志劍主任也強調,“失眠中的早醒對抑郁癥最有診斷價值。”
那么,“早醒”的概念是什么呢?姚志劍主任說,如果跟正常起床時間相比,提前醒了1到2個小時,醒來后再難入睡,且這種情況持續二周以上。“特別是早醒后,自己的心情郁悶,白天也沒有什么精神。這時,你就要高度警惕,建議上精神心理科就診,看是否存有抑郁癥。
如果不及早干預,隨著患者抑郁的程度加深,早醒情況會變得更嚴重,比如醒來時間更早,情緒變得更差等等。而反過來講,睡眠時間變短又將影響患者的情緒。
渾身不適找不到原因,也要警惕抑郁癥
抑郁癥有很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其中還有一種隱匿性的抑郁癥,主要表現為一些軀體癥狀。比如最常見的是軀體各部位的慢性疼痛,尤其是軀干、四肢部位最為常見,“最常見的,就是頸肩背的疼痛”,姚志劍主任說,另外,還有呼吸困難、出汗、乏力、胃部不適,心悸、解尿次數多等癥狀發生,上述這些情況可到綜合醫院的內科、外科、婦科內分泌專科等等診治。反復的檢查治療,結果都是正常,并且也沒有發現有軀體疾病,所以應該盡快去心理科或精神科醫生那里做規范的治療。
姚志劍主任告訴記者,有一位阿姨,一直覺得咽部不適,總感覺有東西卡在喉嚨,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在中醫院,按照“梅核氣”治療了3年,效果仍不是很明顯。后來用抗抑郁的藥物治療3個月,癥狀就消失了。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