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根據一份大規模且長期的研究,過胖的中年人罹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較低,這些新發現推翻以往普遍的認知。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研究人員承認對這些發現感到驚訝,因為與目前健康的建議相反。
分析近200萬名英國人、刊登在《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中的報告顯示,40到55歲體重過輕的人罹患老年癡呆癥風險則較高。
報道說,目前沒有治愈或治療老年癡呆癥的方法,且降低罹患老年癡呆癥風險的主要建議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過這個想法可能被誤導了。
Oxon流行病學(Oxon Epidemiology)研究公司和英國倫敦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團隊分析平均年齡在55歲的195萬8191人,研究時間長達20年。
最保守的分析顯示,體重過輕的人罹患老年癡呆癥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高39%。但過重的人罹患老年癡呆癥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少18%,過胖的人患有老年癡呆癥風險為24%。
靠譜嗎
這有一定道理 血管性癡呆不適用
2008年美國就有研究顯示,老年人無法解釋的消瘦,可能是早老性癡呆癥的早期跡象。
專家分析,有可能的原因是,在臨床癥狀顯現之前,這些人可能就已經出現某種問題。例如,病人大腦控制飲食、新陳代謝的區域受損,就會出現消瘦的早期癥狀。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繆冬梅介紹說,從臨床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粗略統計來看,體重中等偏下的的確更多一些。神經內科醫生張林表示,老年癡呆患者都有一定的認知障礙,這種障礙會導致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導致體重下降。
專家表示,中國的癡呆病人,有一部分屬于腦血管性癡呆。南京鼓樓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徐運教授指出,在亞洲地區,是以血管性癡呆為主。我國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地區55歲以上人群血管性癡呆(VD)的患病率為0.8%。
所謂血管性癡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記憶、認知和行為等腦區低灌注的腦血管疾病所致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