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性”式休假不可取
假期也要講勞逸
假期最初每天蒙頭大睡的學生李晨發現,自己睡得越多,反而越疲倦。起床比較早的那幾天,反倒是精神清醒的幾天。“過度放松會導致惡性循環,所以強迫自己進行了調整。”李晨說,當他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之后,就會很容易做到早起。
不光是小長假如此,對于學生而言的寒暑假也可以參照這樣的方式,以便盡快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生活。昆明市五華區的市民楊先生就一直要求自己的孩子開學前兩周開始逐漸過渡到上學期間的作息時間,就算偶爾出差在外地也會打電話回來叮囑。“人從一個環境到另一個環境都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提前準備可以幫助孩子盡快熟悉新的環境。”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身邊人如何規劃春節假期時間,大多數人的回應是“比較隨性,沒有規律”。有關專家建議,假期也不妨列個簡單的計劃。
“要做到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和節制的娛樂。”鐘靜玫醫生說。
“可以相比平時進行適當的放松,但是不能過度,就算是假期,也要勞逸結合。”鐘靜玫醫生建議,收假前幾天要注意逐漸地過渡,可以有效打消節假日后上班的不適感。“自駕游出去玩最好是提前返程。”
除了個人對于假期生活規律化可以做出努力,有關的社會部門也可以做出相應的努力。“各個部門和群眾組織應該有所作為,為居民提供更豐富的假日綜合服務。比如通過挖掘傳統民族文化,開展舞龍等民俗活動,既可以傳承傳統文化,還能豐富大眾的節日生活,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假期生活方式,取代那些不規律、不均衡、不節制的節假日‘負能量’。”陸士楨教授說。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