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國醫改已進入深水區,碰到的均是難解之題,而公立醫院改革更是難點中的難點,其成功與否事關醫改成敗。10月6日,2013第九屆中國醫院院長高層論壇在沈陽舉辦,160余位醫院院長就公立醫院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提出了許多精彩而深刻的見解,同時道出許多無奈和瓶頸。從11日起,人民網推出“六問公立醫院改革”系列報道,以期助推醫改順利前行。
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傅立波、馬曉慧)家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大爺,有7張就醫卡,每次看病換一家醫院就得再做一遍檢查,既花錢又遭罪,還浪費時間,真是既不滿又無奈,這是我國大多數人看病就醫的真實寫照。
能否就拿一張就醫卡,走遍全國醫院都通用?能否在大醫院做一次檢查,最起碼一周內片子到別家醫院都管用?能否利用云計算給病人建個郵箱,看病的數據都能儲存,說個密碼,讓醫生能看到全套的資料?
10月6日,在沈陽召開的第九屆中國醫院院長高層論壇上,與會院長均表示,這在技術上不是難題,完全行得通。但是,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國家沒有出臺統一的標準,每個醫院各搞一套,互不共享,又不兼容,形成若干“信息孤島”,又如“信息煙囪”,重復建設,浪費嚴重。
各自為營造成“信息孤島”
侯巖 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
目前,我國尚未實現院際信息共享,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極為滯后。雖然,患者在一家醫院就診時可以享受信息化帶來的便利,但換個醫院看病,醫院之間不承認對方的檢查結果,就得再重新做一遍檢查。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侯巖表示,此前衛生計生委統計了70余家醫院,基本上不能做到信息共享。
孫喜琢 大連市中心醫院院長
大連市中心醫院院長孫喜琢對此深有體會,“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東軟的系統別人進不去,醫院要拿出巨額費用進行信息建設。看病需要7張卡,完全沒必要。健康卡應該實現一卡互通,做到一張走遍全中國,現在確實很亂,例如我們有醫院內部的一卡通,也有沈陽市、遼寧省、國家的一卡通,這不是人為給老百姓制造麻煩嗎?”
上海新華醫院集團理事長徐衛國認為,“信息孤島”不單出現在醫院之間,醫院內部也存在溝通不暢。
之所以存在“信息孤島”,是因為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分析,首先,判斷現有的信息孤島是院內孤島還是院際孤島,“院內孤島”需要院長發揮作用;“院際孤島”則需要考慮,信息化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個策略。在醫院競爭的時候誰愿意共享信息、怎樣共享?信息共享的目的是使多方受益。“那么,信息共享之后受益人是誰?是病人得益,還是政府監管部門得益?”這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為什么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各醫院之間為何不愿共享信息?侯巖認為,每家醫院建設的信息化系統,缺乏國家標準、沒有頂層設計,條塊分割,是造成信息孤島、信息煙囪的癥結所在。
廖新波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
信息共享困難,不僅在于管理層,身處一線的醫生也有自己的難處。醫生出身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自問自答:“為什么醫生會對信息共享產生反感?可能就是一種狹隘的、所謂的知識產權在左右著自己,還有一個就是繁瑣的病例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