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實驗表明:
短雙歧桿菌能促進妊娠健康
點擊播報本文,約
據近期《轉化醫學雜志》報道,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孕鼠體內的一種益生菌,即短雙歧桿菌能調控胎盤產生維持健康妊娠的關鍵激素。這一發現可能為早期識別和干預妊娠并發癥提供新途徑。
胎盤是孕期關鍵器官,連接母體與胎兒,為胎兒提供必需的營養、氧氣和激素。如果胎兒在子宮內發育不良,嬰兒期患腦癱等疾病的風險增加,日后出現焦慮癥、抑郁癥、自閉癥或精神分裂癥的可能性也會升高。據統計,高達10%的初產婦,其嬰兒出生體重過低或胎兒生長受限。
研究發現,有無短雙歧桿菌的小鼠胎盤在超過150種生物過程(涉及400多種蛋白質)上存在顯著差異。體內含益生菌的小鼠胎盤不僅營養運輸能力更強,還能產生更多維持妊娠的激素,其胎兒生長受限、低血糖和流產的發生率明顯降低。通過嚴格控制小鼠的飲食、活動和腸道微生物組,科學家確認這一發現并非由其他因素引起,也顯示出短雙歧桿菌在妊娠中的關鍵作用,這一結論同樣與人類妊娠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短雙歧桿菌通過促進胎盤產生催乳素和妊娠特異性糖蛋白,為母體提供支持,保障胎兒正常發育。這也是科學家首次發現腸道微生物群與胎盤的聯系。
該研究為檢測孕婦腸道微生物群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及早發現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癇或流產等并發癥,并通過益生菌干預提高胎兒健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