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的8個誤區,你了解多少?(健康驛站)
申曉靖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在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到來之際,醫護人員來到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王官營鎮九間房小學,為學生講解正確的洗手方法,讓孩子們從小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
突然嘔吐、腹瀉?這可能是諾如病毒在作祟。近期,諾如病毒進入感染高發期。然而,在應對這種病毒時,公眾還存在不少認知誤區。以下關于諾如病毒的8個誤區,你了解幾個?
誤區1:諾如只感染嬰幼兒和兒童
諾如病毒,在分類上屬于人類杯狀病毒科諾如病毒屬。感染諾如病毒后,患者通常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有時還伴有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臨床一般診斷為急性胃腸炎。
近年來,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場所頻繁發生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腸炎聚集性疫情,使得“諾如”常與“托幼機構”“學校”“嬰幼兒”等關鍵詞一同出現。這讓不少人誤以為,諾如病毒只感染嬰幼兒和兒童,而成年人和老年人無需擔心。
事實上,諾如病毒并不挑人,全年齡人群普遍易感。成年人感染諾如病毒后,有的表現為上吐下瀉,有些僅表現為輕微的腹瀉;但嬰幼兒、老年人,特別是免疫力低下者和伴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諾如病毒后更易出現頻繁嘔吐、腹瀉,導致脫水或引起其他并發癥,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誤區2:諾如只在冬季傳播
諾如病毒感染確實在冬季更為常見,尤其嬰幼兒和兒童感染后嘔吐癥狀突出,因此諾如病毒胃腸炎也稱為“冬季嘔吐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只在冬季出現——諾如病毒全年均可傳播。
在我國及其他北半球國家和地區,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期,但春、夏、秋三季仍存在傳播風險。事實上,諾如病毒的流行季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北方地區在寒冷季節出現流行高峰;東部和西南部地區主要在夏秋季最流行;南方地區夏秋季和冬季都可能出現較強的流行。
此外,在夏秋季,諾如病毒常通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傳播,甚至可能與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致病菌共同引起混合感染,導致聚集性或暴發性疫情。因此,諾如病毒的防控不應僅限于冬季,全年都需保持警惕。
誤區3:諾如只在衛生環境差、經濟落后地區傳播
事實上,諾如病毒并不“嫌貧愛富”。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城市還是農村、沿海還是內陸地區,諾如病毒感染都較為常見。在我國,東南沿海等經濟較發達省份報告的諾如病毒暴發疫情反而更多。
當然,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仍是防控關鍵。及時清理垃圾、清除內澇積水、對廁所等污染區域定期消毒,可以有效減少環境中病毒傳播與腸道傳染病的發生風險。
誤區4:諾如只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多的場所傳播
諾如病毒具有傳播速度快、感染劑量低、潛伏期短、無癥狀感染比例高等特點。只需少量病毒即可致病,且在感染者尚未出現癥狀時,就可能悄無聲息地傳播給他人。因此,有人員接觸的場所,就有可能發生諾如病毒傳播。
諾如病毒可通過患者嘔吐物、腹瀉物形成的氣溶膠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物體表面間接接觸傳播,甚至能借助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實現遠距離傳播。
在人群聚集的場所,如學校、幼兒園等,容易發生諾如病毒集體感染;在家庭中,兒童或成人感染了諾如病毒,都可能通過生活密切接觸傳染給其他成員。因此,諾如病毒傳播不分場所。
正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腹瀉室主任段招軍所說,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發可以總結為“四個不分”——不分年齡、不分季節、不分地域、不分場所。
誤區5:酒精、免洗手消毒液能殺滅諾如
諾如病毒具有較強的環境耐受能力,可耐低溫、耐酸,在污水和低溫環境中能長期存活。因此,常用的酒精噴劑、酒精濕巾或免洗手消毒液不能有效殺滅諾如病毒。
在幼兒園、學校等諾如病毒感染高風險場所,或家中有急性胃腸炎患者時,應選用含氯消毒劑處理嘔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環境。對于手部頻繁接觸的區域,如門把手、燈開關、水龍頭、馬桶按鈕、桌椅等,建議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餐具應采用高溫蒸煮方式消毒。
日常手部清潔推薦使用肥皂和流動水認真沖洗。如手部明顯被污染物污染,可先用0.5%碘伏消毒棉片或棉球進行消毒,再用肥皂和流動水清洗。只有選擇正確的消毒與清潔方法,才能有效阻斷諾如病毒通過環境、物品和手部傳播。
根據國家疾控局發布的《學校等重點場所諾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術指南》,處理諾如病毒污染物時應遵循以下規范:
對大量嘔吐物或排泄物,應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漂白粉或高水平消毒干巾完全覆蓋,作用足夠時間后再小心清除;
少量污染物可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毫克/升—10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完全覆蓋,作用30分鐘以上,小心清除干凈。
需要注意的是,清理過程中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清除污染物后,對其表面及周邊區域消毒。在清理受到嘔吐物污染的物品時,應佩戴塑膠手套和口罩;處理完畢后,要對清潔工具和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消毒處理,以確保個人安全和環境衛生。
誤區6:嘔吐、拉肚子是小事,自己服用抗生素就行
諾如病毒感染后起病迅速,通常在12小時內出現嘔吐、腹瀉等典型癥狀。兒童以嘔吐更為常見,成人則以腹瀉為主,還可能伴隨惡心、腹痛等消化道不適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酸痛及乏力等癥狀。腹瀉多為水樣便,嚴重者24小時內可達數十次,容易引發脫水,進而導致電解質紊亂、重度脫水等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必須及時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對諾如病毒無效。若非合并細菌性胃腸炎,濫用抗生素不僅無法緩解病情,還可能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加重病情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誤區7:癥狀消失就可以返校返崗、去公共場所
諾如病毒感染后,一般癥狀較輕,病程多為1天—3天,但其傳染性強,排毒周期長?;颊咦詽摲谥粱謴推诰赏ㄟ^糞便排毒,持續時間可達1周—2周,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
因此,在高發期如出現嘔吐、腹瀉或確診感染,建議在癥狀消失后繼續居家休養3天。其間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勞累,不帶病上學、上班或前往公共場所,以防病情反復或傳染他人。
成人癥狀消失后3天內,也應避免為家人烹飪、照顧幼兒或與體弱的家庭成員直接接觸。如從事廚師、幼師、養老護理等特殊崗位,則需在癥狀消失3天后,連續2次糞便樣本(間隔24小時)諾如病毒檢測均為陰性,方可返崗。
誤區8:感染過諾如就終生無憂,再也不會感染
諾如病毒感染后所產生的免疫保護時間較短,且諾如病毒型別繁多、變異速度快,不同型別之間交叉免疫保護作用較弱。大約每2年—4年就可能出現新的流行毒株,導致疫情反復發生。因此,人在一生中可能多次感染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對兒童、老年人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危害尤為顯著,若未及時治療,容易發展為重癥。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諾如病毒感染在發達國家每年約導致90萬兒童就診,在發展中國家則造成約2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在我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約為15%,其感染約占住院兒童腹瀉病例的15%—20%。諾如病毒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急性胃腸炎散發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負擔嚴重。
目前,針對諾如病毒感染,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和疫苗,臨床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因此防控尤為關鍵。一旦出現感染,應立即進行環境徹底清潔與消毒,并隔離感染者。
總之,諾如病毒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傳播途徑多樣、感染劑量低、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可重復多次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點。
作為急性胃腸炎的“超級傳播者”,諾如病毒雖然致死率低,但引發的停工、停學等社會影響顯著,對公共衛生和社會秩序造成較大負擔。有效防控需依靠公共衛生醫師、臨床醫生、重點場所管理部門以及廣大群眾的共同重視與協作,堅持“醫防結合,預防為主”,才能切實減少其對個人健康與公共衛生的威脅。
醫防結合:對感染者早發現、早隔離,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加強醫療機構對諾如病毒等病原的檢測與報告能力;提升其他感染性腹瀉病的病原確診率,及早識別并控制院內感染;強化聚集性疫情的早發現、早報告機制,及時明確傳染源,將病毒傳播控制在最小范圍。
預防為主: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應加強手衛生引導、健康監測、飲食飲水安全管理,規范開展環境消毒與嘔吐物處置,落實健康教育及家校協同防控;個人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飲開水、食熟食、生熟分開、保持通風,生病或高發期避免聚集,有癥狀及時就醫并做好防護。
?。ㄗ髡邽楹幽鲜〖膊☆A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