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提出腫瘤免疫治療新策略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園園)7月19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研究員周挺團隊揭示了樹突狀細胞在組織間隙遷移過程中被腫瘤微環境抑制的新機制。他們還提出利用Pde5抑制劑——西地那非,恢復樹突狀細胞功能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策略。相關研究日前刊發在《自然》期刊上。
“作為免疫系統的‘情報員’,樹突狀細胞負責將腫瘤抗原信息傳遞至引流淋巴結,激活T細胞發起攻擊。”周挺介紹。既然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的關系如此密切,它在腫瘤免疫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研究團隊通過分析胰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患者的樣本發現,隨著腫瘤進展,引流淋巴結中成熟的樹突狀細胞數量顯著減少。他們嘗試采用全基因組編輯篩選方法,探尋樹突狀細胞減少的原因。
研究團隊發現,磷酸二酯酶家族成員Pde5是樹突狀細胞進入引流淋巴結最顯著的調節因子。周挺解釋說,實驗證實敲除Pde5可顯著促進樹突狀細胞進入引流淋巴結。
Pde5的功能是降解環磷酸鳥苷,而環磷酸鳥苷可促進細胞遷徙。研究團隊成員韋宗仿利用膠原凝膠模型和納米級超分辨成像發現,環磷酸鳥苷可提升樹突狀細胞骨架收縮能力,加速細胞運動。進一步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中一氧化氮稀少,導致環磷酸鳥苷合成不足,因此樹突狀細胞遷移能力減退,削弱了腫瘤免疫循環。
研究團隊還發現,Pde5抑制劑——西地那非,可顯著提升樹突狀細胞遷移能力,增強腫瘤特異性T細胞應答,控制腫瘤生長。
“這項研究首次發現西地那非的免疫學機制,為人們使用西地那非作為免疫治療藥物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周挺說,這項研究有望為腫瘤免疫機制研究帶來一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