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協開展電商平臺消費體驗:近半樣本新老賬戶價格不一致
人民網北京3月1日電 (記者喬業瓊)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大數據“殺熟”現象屢有發生。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委托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開展了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活動。
體驗調查選取了16個消費者常用的電子商務平臺,共完成32個模擬消費體驗調查樣本。調查結果顯示,在對16個平臺進行的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14個樣本新老賬戶的價格不一致。其中,大多數樣本是因為打折或優惠力度不同導致最后成交價格不同,但個別在線旅游和外賣平臺的體驗樣本顯示,新老用戶同時購買相同商品(服務)的標價不同,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八成多受訪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經歷
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82.37%)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非常普遍或普遍,僅有極少數(1.29%)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不普遍或根本不存在。
同時,有八成多(86.91%)受訪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多(82.44%)受訪者表示在網絡購物過程中遭遇過大數據“殺熟”,七成多(76.85%)受訪者在在線旅游消費中遭遇過大數據“殺熟”,反映在網絡外賣(66.96%)和網絡打車(63.00%)消費過程中遭遇大數據“殺熟”的受訪者均達到六成多。
此外,還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在電影消費和視頻消費時遭遇過大數據“殺熟”問題。
同一時間不同用戶購買相同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同
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多(85.38%)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主要體現為同一時間不同用戶購買相同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同,近八成(79.98%)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多次瀏覽后價格自動上漲,七成多(75.80%)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不同用戶享有不同打折優惠形式,近七成(69.37%)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隱藏或不送老用戶優惠券,六成多(62.26%)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根據用戶特點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務,還有部分受訪者認為體現為手機配置不同價格不同、默認勾選之前購買過的服務、不買時送優惠券買時卻沒有等形式。
新、老用戶賬號同時購買同一商品或服務實際成交價不同
來源:北京市消協官方微信公眾號
體驗人員分別通過新、老用戶賬號同時在飛豬旅行app上預訂同一日期“宋城千古情(貴賓票)+靈隱飛來峰(大門票)成人票”時,老用戶賬號顯示價格360元,享受飛豬紅包10元,優惠后價格為350元;而新用戶賬號顯示價格355元,不享受任何優惠,新、老用戶賬號顯示價格不同,享受優惠也不同。
來源:北京市消協官方微信公眾號
體驗人員分別通過新、老用戶兩個賬號同時在餓了么平臺訂購同一飯店的同樣飯菜,老用戶賬號不僅比新用戶賬號少了7元“雙重補貼”紅包,而且配送費也比新用戶少優惠0.4元。
北京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遇到大數據“殺熟”問題,應及時通過截圖或錄制視頻等方式保存好證據。如果與商家協商不成,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