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建立多方協作的肝炎防治機制 推動早篩早診早治
“早篩早診早治尤為重要,建議20歲及以上人群盡早做一次肝炎病毒感染指標篩查。”近日,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長王宇出席“海南省消除肝炎危害行動——海口啟動培訓會”時表示,建立多方協作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機制,應以“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為原則,要提升患者健康意識、健康素養,建立貫穿肝炎病毒感染者全程健康管理的有效機制。
王宇介紹,海南省消除肝炎危害行動的目的是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在成人中廣泛開展肝炎病毒感染標志檢測,發現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者,并對高風險人群采取積極抗病毒治療,顯著降低病毒性肝炎相關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死亡率。
他還表示,從1992年開始,借助乙肝疫苗接種降低新生兒乙肝病毒感染率;到2002年,接種乙肝疫苗被納入全國免疫規劃實現所有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接種在降低兒童乙肝感染率方面起著巨大作用。
“乙肝發病率高,在做好疫苗接種減少新發感染的同時,還要關注已經感染的群體的干預。”王宇提出,新生兒出生時感染乙肝病毒,多為終生攜帶。病毒攜帶者在到成年時容易轉為慢性乙肝患者,其中一部分會逐漸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等重癥肝病。他說:“好在近幾年,生物醫藥的進展,研發出能完全治愈丙型肝炎和優異的抗乙肝病毒的藥物,只要對肝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就能顯著降低患者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王宇認為,昂貴的價格影響藥物可及性。隨著政府的多項政策和措施出臺,新型抗病毒藥物納入醫保目錄和集中采購,有些藥物從每月1000多元降至每月100多元甚至更低,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用藥經濟負擔,大幅度提高了藥物可及性,讓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患者也能用上價格低廉、優質的藥物。
王宇認為,除了提高肝炎患者藥物可及性,也要建立由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協作機制和貫穿肝炎患者全程健康管理的長效機制,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定期做B超等檢查,盡可能早期發現肝硬化、肝癌,實現早診早治。
“慢性肝炎進程通常是緩慢的、隱匿的,當發現肝臟不適時病情多為中晚期且很難逆轉,所以早篩非常重要。”王宇呼吁,肝炎早篩做一次可以受益一輩子,成人應盡早查一次肝炎。如果查出肝炎病毒陽性后,患者可以通過規范服藥、定期檢查減少肝纖維化、肝癌的風險。
“消除肝炎危害行動需要多方協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進。”他表示,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動具有可行性,目前已經具備了控制和阻斷的技術手段。所以除了患者要提升健康意識、健康素養外,也要社會多方協作、合力推動,形成有效的協作機制。海南省作為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動的先行試點,將為全國其他省份開展工作探索創新路徑,早日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的宏偉目標。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