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出“夜診”利于優化診療流程
羅志華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開啟知名專家“夜診”服務,使患者晚上也能看名醫。近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制訂試點實施方案,鼓勵全市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國醫堂開展“業(夜)診”服務。“業診”指業余門診,即醫療機構安排知名專家和部分醫務人員利用業余時間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夜診”指夜間門診,即醫療機構通過延長下午門診接診時間,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8月31日《人民日報》)
想看病卻找不到合適的時間,成為不少人就醫的痛點。在過去,一些上班族總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時間和醫生的工作時間重合,如果想要看病,要么請假,要么在下班后看急診,不僅面臨“請假難”,而且即使順利請假,“急診不急”也是一個問題,因為急診醫生通常要處理完其他急診患者之,才給普通患者看病。下班時間看普通門診都這么難,想要看專家門診,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破解這道難題,很多醫院都增設了延時門診、節假日門診、夜間門診等服務。盡管如此,由于參與此類門診的專家很少,患者在下班時間很難享受到專家提供的診療服務。即便一些醫院安排專家在周末看門診,但在夜間門診,依舊很難看到專家的身影。有些專家是返聘專家,年紀較大,白天看門診可以,提供夜診服務,身體可能吃不消。在職專家要承擔病房查房、會診、教學等任務,平時十分繁忙,很難再擠出時間增加夜間門診,無奈只能將夜診交給資歷較淺的醫生。
對于一些只有夜晚才有時間看病、或夜晚突患疑難疾病的患者,僅僅因為看病時間不對,就難以獲得專家的診療,這反映出現有醫療服務不夠細致的一面。因此,動員更多專家看夜診,甚至使之成為一種常態,是在普及夜間門診的基礎之上再次優化服務,值得借鑒。
專家出夜診對于優化診療流程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專家是門診的核心,診療的很多流程均圍繞專家展開,最典型的表現是,過去專家多在上午和每周的頭幾天出診,久而久之,就會讓病人問診出現潮汐現象。當患者扎堆出現在特定時段看病,不僅讓藥房、檢驗、影像等醫療服務出現鮮明的時段特點,連布草更換、醫療器械消毒也變得集中。而且,在專家集中出診的時段,看病最為擁擠,就連停車也很困難。
專家雖然只是門診醫生的一部分,卻是對患者和輔助科室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分。專家分散出診,專家身后的團隊以及其他輔助科室等也會隨之分散,患者同樣會分散看病。如此,既可化解扎堆看病現象,又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當更多專家在夜間等特殊時段出診時,意味著專家分散看病已達到了相當的程度,除了可以給患者帶來眼前的便捷之外,就長遠而言,對于優化診療流程、改善就醫體驗等均大有好處。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