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胚胎功能調控網絡獲揭示
近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杰、閆麗盈課題組有關早期胚胎發育機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胚胎在卵裂期發生合子基因組激活(ZGA),不斷分裂、分化,形成具有內細胞團(ICM)和滋養外胚層(TE)細胞的囊胚。這一過程中發生了劇烈的轉錄和表觀遺傳變化。研究團隊前期完成了對配子及早期胚胎各發育時期轉錄組、甲基化組等圖譜的繪制。在此基礎上,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可同時對單個細胞的RNA表達、DNA甲基化、染色質可及性進行分析。團隊利用這一技術,首次對哺乳動物植入前胚胎在單細胞分辨率上多個層面的調控關系進行了全面聯合分析。
該研究發現,利用胚胎中單細胞DNA甲基化信息的特征,可實現對從合子到八細胞發育階段的每個卵裂球進行遺傳譜系重建分析;在植入前胚胎發育過程中,母本基因組高甲基化區域主要富集在基因區域,而父本基因組高甲基化區域主要富集在遠端的基因間區。同時,發現了一系列可能參與調節ZGA過程的順式作用元件,確定了參與調節囊胚ICM/TE特異性轉錄調控網絡的順式作用元件。(仰東萍)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