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加碼
2015年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顯示,在全國范圍內,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霉烯類藥物的耐藥率分別達到了1.9%、7.6%、22.4%和59.0%。而碳青霉烯類藥物被業界認為是當前最好的抗菌藥。
日前,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輝瑞中國支持的“2017年中國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發布的上述數據,揭示了當前人類與耐藥菌斗爭的嚴峻形勢。
為了應對抗生素耐藥問題,2012年,國家衛計委頒布實施了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抗菌藥物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今年3月,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通知》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重點環節管理方面,尤其強化了耐藥問題突出的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和替加環素等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的管理。
“監測數據顯示,近些年我國抗菌藥物使用的總強度降了下來,但特殊使用、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居高不下,如碳青霉烯類、糖肽類、含酶抑制劑類三代頭孢菌素等。”國家衛計委醫院管理研究所藥事管理研究部主任顏青說。
據文獻報道,英國臨床使用抗菌藥物中,約70%的醫院碳青霉烯類所占比例不足2%,90%的醫院低于4%。而我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2700多家中心成員單位2014年這一比例平均為4.86%,最高為17.09%,低于4%的醫院僅占41.9%,31.1%的醫院超過6%。中心成員單位臨床應用監測結果顯示,自2010年以來,碳青霉烯類藥物使用逐年遞增,尤其是2015和2016年,漲幅分別達到17.0%和22.6%。“這說明現階段臨床對碳青霉烯類藥物的過度依賴,應該引起關注。” 顏青說。
在臨床細菌耐藥性快速上升、抗菌藥物管理亟待進一步加強的同時,全球新型抗菌藥物的研發卻已進入瓶頸期。“目前對于重癥感染病人,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和替加環素仍然是最為有效的抗菌藥物。我們缺乏新研制的抗菌藥物,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新藥很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邱海波說,世界衛生組織即將出臺一個報告,其中要求各國政府尤其是G20各國政府,要加強新的抗菌藥物研發。
“迫于碳青霉烯耐藥細菌,特別是產碳青霉烯酶(KPC)細菌越來越多并有在全國傳播的趨勢,加強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以及替加環素等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的限制和管理勢在必行。”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劉又寧表示,有些醫療機構對碳青霉烯類等抗菌藥物應用的適應證和劑量都不合理,比如說肺部感染,需要區分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應用抗菌藥物則無指征;即使是細菌感染,也要在特定情況下才選擇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因此,出于對抗菌藥物的保護,限制和管理是非常合理且必須做的,否則未來人類將會面臨對重癥感染“無藥可醫”的局面。他認為,多數細菌耐藥是醫院的院內感染控制不夠引起的,加強醫院院感控制措施,比單純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更為重要。
“品規數量巨大,也是我國抗菌藥物市場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輝瑞中國副總裁吳琨認為,“有些品規的搭配,并沒有經過科學驗證是否合理就在應用,必然導致濫用問題。耐藥情況越來越嚴重,后期研發又跟不上,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護現有抗生素,真的會面臨非常大的問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則認為,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出臺的抗菌藥物管理和控制措施已經非常多,現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讓這些管控措施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臨床應用管理的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使用的逐步規范,抗菌藥物的數量、使用量及強度都會下降,也勢必會對抗感染藥物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記者 馬艷紅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