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來自安徽六安的腫瘤患者吳紅霞在丈夫陪伴下,來到海南省腫瘤醫院就醫。“不來不行。家鄉冬天太冷,特別容易感染。這里很溫暖,醫護條件好,又能異地報銷,對于我們這樣的病人來說真是太理想了。”吳紅霞說。
從建設到運營,這家海南省唯一省級腫瘤專科醫院——海南省腫瘤醫院,堪稱海南突破資源短板、實現產業升級的樣板。以海南省腫瘤醫院新機制體制為起點,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啟動閥門,打開阻礙社會辦醫的“玻璃門”。
海南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常年平均氣溫在24攝氏度左右,特別適合呼吸道、腫瘤等疾病的養護。然而,長期以來,海南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發展基礎薄弱,與群眾的需求有較大差距。據統計,2015年以前,海南每年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約2萬例,病人不低于4萬,但綜合醫院腫瘤專科病床僅700余張,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為更好契合群眾需求,找準海南發展戰略,2015年底,海南省委主要領導提出,要把海南從久負盛名的“健康島”“長壽島”,轉型升級成為中外游客共享的“醫療健康養生天堂”,海南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如何盤活并不豐富的資源來建設健康旅游島,把國內游客甚至周邊國家游客吸引到海南島就醫、療養?海南省政府先后在2011年和2015年下發有關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辦法,明確放寬社會辦醫準入條件,改善執業環境。
先解決島內腫瘤患者看病難問題。海南從省腫瘤醫院入手,引入社會資本,解決投入不足難題,與天津市腫瘤醫院合作,解決技術不足難題,建起全國第一家社會辦的省級腫瘤專科醫院。該醫院擁有床位1200張,年收治病人可達到2萬人次。
2016年,在“國九條”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下,如加快先行區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注冊審批、境外醫師執業時間放寬至3年等,樂城先行區吸引了大量優質高端醫療資源入駐。截至今年8月底,樂城先行區對接項目有74個,已開工20個建設項目,在建投資總額198億元,建成后預計接待醫療旅游人次約500萬。(記者陳偉光、李紅梅、丁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