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坊間流傳雞的一些部位不能吃:有人說翅尖不能吃,因為雞是在翅尖被打針,會聚集毒素;有人說雞脖子不能吃,因為上面有很多淋巴;也有人說雞有一個部位叫做法氏囊,有大量淋巴,不能吃。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
有人認為“翅尖”是雞打針的部位,也是雞的淋巴所在地,積累了有毒有害物質,不能吃。然而,雞的“尖翅”跟“翅尖”是兩個部位。雞的尾骨退化,末尾幾塊尾骨愈合成一塊尾綜骨,該部位的肉質滑嫩,稱為“尖翅”,俗稱雞尖、雞三角、雞屁股等,并非雞的翅膀尖。
另外,雞的皮下注射給藥部位,多選皮下組織豐富的地方,在翅膀附近注射一般選取翼下而非翼尖。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雞身上那些注射部位就都不能吃了,畢竟抗生素是跟隨循環系統游走全身的,僅僅抓住“注射部位有殘留”這一點是片面的。如果養殖者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操作,抗生素殘留不會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影響。
“尾脂腺”和“腔上囊”應摘除
而被稱為“尖翅”的雞屁股部位,的確有兩個應該摘除的結構:“尾脂腺”和“腔上囊”。
其中,尾脂腺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一共有兩枚,在雞屁股背側呈對稱分布。雞會用喙來啄取尾脂腺分泌的脂肪,為自己的羽毛“上油”,以對羽毛起到隔離、保護作用。尾脂腺是要去除的,這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污染。
如果是自己宰殺,由于活雞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環境開放,且被雞啄來啄去,容易引發腺體的阻塞或雞的炎癥等,因此吃的時候還是摘除為好。
鏈接
中國人所稱的“雞雜”一般包括肝、腎、胗(肌胃)、雞腸等,而有的國家會將雞脖子也算進去,做湯用。由于雞脖子表皮下有一些小型淋巴集結,可將脖子上的雞皮剝下再吃。
其中,脾臟是外周淋巴器官,需要切除;肺臟和氣管易含有致病菌,也需要拋棄;肝臟具有代謝、解毒等功能,而腎臟擔負排泄有害物質的責任,肌胃則將食物磨碎,這三種內臟與一些有害物的代謝直接相關,有害物質可能會在此殘留。因此,雞肝、雞腎、雞胗、雞腸不應頻繁大量食用,不過偶爾食用不必擔心。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