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破解耐藥困局 本土患者尚求而不得
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每年肺癌新增病例約73萬例,全球每年大約有1/3的新發肺癌患者來自中國,而其中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最為常見。
生 機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醫藥公司和研究機構的不懈努力,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出現了突破性的變革,先后出現了第一代、第二代肺癌靶向藥,并在歐美國家進入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自2005年第一代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也進入了靶向治療時代。十余年來,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從此前的14.1個月延長至33.5個月。
靶向治療無論是在延長生存時間還是提高生活質量上,都給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伴隨耐藥性的出現,新的問題隨之而來。
突 變
靶向藥是針對癌細胞的某一個蛋白、某一個分子起作用的,所以只抑制腫瘤生長的一條通路。當一條通路受到抑制時,腫瘤細胞會自尋新的“生路”,選擇其他通路合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物質,久而久之可使分子靶向藥物失去作用,從而產生耐藥性。研究顯示,60%的產生獲得性耐藥的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發生第2個位點突變(T790M),即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存在2個突變位點。
據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長吳一龍教授介紹,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存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稱為EGFR突變,這類患者在接受第一代、第二代EGFR抑制劑類靶向藥物治療之后,在經過一個比較長的有效期(多為9~11個月)之后會出現疾病進展,這種情況稱為獲得性耐藥。
腫瘤出現耐藥性,現有的治療則失效。在沒有新一代靶向藥物的情況下,患者只能轉而接受化療。但由于這樣的治療欠缺針對性,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只有約6個月,并且治療副作用大,患者生活質量下降。
轉 機
針對這一部分耐藥患者的治療,醫學界也一直在努力研究新藥,并成功研發出針對獲得性耐藥中2/3情形的EGFR-T790M突變,能夠直接抑制耐藥基因癌細胞的新一代靶向藥物。
阿斯利康公司2015年研發成功一種新藥AZD9291(化學名:奧希替尼),被稱作“第三代”EGFR抑制劑類,主要用于治療出現T790M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T790M基因突變最常見于正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羅凱的患者,患者如果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羅凱期間發現T790M基因突變,原來的靶向藥便會無效,腫瘤便會不受控制。奧希替尼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為耐藥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
同時,也有部分患者在沒有接受過任何治療的情況下,便發現有T790M基因突變,AZD9291也可以是其一個治療方案。美國FDA因為這款藥物在臨床研究中的卓越成效以及治療的需要,加快了AZD9291在美國的注冊,并于2015年11月13日批準了奧希替尼的上市。
同濟大學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所長、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說,接受第一代、第二代EGFR抑制劑類靶向藥物治療后耐藥的患者和檢測到T790M基因改變的患者,用奧希替尼單藥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腫瘤小了,客觀緩解率達到60%多。周彩存教授強調60%多是很好的效果,作用達到9~10個月。在境外,例如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這個藥已經上市并廣泛應用。
無疑,針對EGFR抑制劑類靶向藥物出現耐藥的患者,奧希替尼給他們的治療帶來轉機。
無奈的“鋌而走險”
盡管國際上新靶向藥的出現,給肺癌治療帶來新的轉機,但國內相關耐藥患者卻面臨著無藥可用的困境。雖然奧希替尼已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上市,但在境內還未獲批上市。無奈之下,一些患者只好“鋌而走險”,通過非正規途徑購藥。
吳一龍教授講述了他們調研的情況。
廣東省人民醫院在2014年到2015年對一批患者進行了跟蹤隨訪觀察,并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追蹤用完靶向藥物患者的疾病治療進展情況。在2014年調查的時候,他們發現19%的患者因為知道自己耐藥,且已經有新的治療手段,會通過各種途徑購買上述新藥的原料藥或者仿制藥。在2015年,醫院選擇了同一個時間段繼續調查,自行購買新藥原料藥或仿制藥的比例升到了32%,也就是10個患者中有3人實施“險中求藥”。
然而,這種情況給患者的用藥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幾周前,在吳一龍教授的門診一天之內來了2個自行服用原料藥的患者,他們都出現了嚴重的血小板降低副作用。這就是說,患者吃非正規藥廠生產的原料藥或仿制藥,就是拿自己的命運在賭博。
無獨有偶,周彩存教授的一個患者也有類似的情況。
這位患者先是自行服用非正規渠道獲得的新藥原料藥,服用一個月,患者病情反而加重了。后來患者托人從香港買到正規藥服用,病情才有所好轉。周彩存教授強調說,患者從非正規途徑購買原料藥或仿制藥,由于沒有監管,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如藥物有效成分、含量究竟怎么樣、有沒有其他的不安全成分在里面,都沒有人知道;颊咦孕型ㄟ^非正規渠道購買的藥物,很多有效成分含量遠遠達不到有效性,80克中可能只有10毫克、20毫克的有效成分,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不能保證。有些患者服藥后病沒有治好,還耽誤了病情,貽害無窮。
但是患者自行購買新藥的原料藥或仿制藥目前尚屬監管灰色區域。另一些患者即便買到正規的藥物,在經濟上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周彩存教授的一個患者到香港購買奧希替尼,一盒藥花費了15萬元人民幣,這個藥在美國的售價是每盒12000美金,1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相當于美國市場價格的2倍。
時間就是生命
目前,精準醫療開啟了癌癥治療的新時代,在全球范圍內,醫學界正積極探索和提升精準醫療能力,并在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可觀成果,在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第三代靶向治療藥物的研究上,國際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為緩解國內肺癌患者對突破性新藥的迫切需求,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CFDA)已經將EGFR-TKI藥物納入快速審批通道。周彩存教授表示,他迫切希望這個藥品能夠早日在中國上市。
吳一龍教授也表示,CFDA將EGFR-TKI藥物納入快速審批通道是個好消息,要給CFDA點贊。至于快速審核具體怎么做,他認為,現在快速審批通道在歐美國家已經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經驗,我們應該先借鑒,再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吳一龍教授建議,先借鑒歐美國家成熟的經驗,做一兩例之后看看有沒有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整,找到最佳的方法。
目前,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針對需求的迫切性,專家呼吁,應進一步加快我國對肺癌創新靶向藥物的審批進程,讓最先進的藥物盡早造福中國肺癌患者。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