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一個“老煙槍”,之前因為房顫長期服用抗凝藥華法林。醫生一直勸他戒煙,他就是不聽。一天,王先生因為肺炎住了院,這才讓他開始下定決心把煙戒了。可是,在口服抗凝藥的常規監測中,醫生發現他的監測值——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開始升高,這提示王先生有出血危險。醫生進一步檢查發現,原因就在煙上。于是,王先生在醫生指導下減少華法林用量,各項指標逐步恢復正常。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臨床藥學教研室主任吳玉波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吸煙者戒煙以后,藥物達到期望療效所需的劑量可能會相應減少。也就是說,戒煙后,香煙對藥物的影響被消除。如果患者未減少藥物劑量,會導致藥物濃度相對增大,更易產生副作用。對于使用下列藥物的患者來說,戒煙后最好調調藥。
平喘藥。研究表明,吸煙會加速平喘藥茶堿的代謝。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的藥物半衰期縮短了47%,藥物清除率增加了66%。因此,患者戒煙后,應觀察是否出現如心悸、惡心等中毒癥狀,并監測血藥濃度以便調整劑量,一般遵醫囑減小1/3左右。
降糖藥。吸煙會影響血糖控制,導致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因此,吸煙過多的糖友需遵醫囑增大胰島素用量。研究表明,吸煙的糖友比不吸煙者需增加15%~20%的胰島素劑量。無法戒煙者,應避免在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后半小時內吸煙。成功戒煙后,則可將藥物劑量遵醫囑減少15%~30%,否則可能出現心慌、冷汗等低血糖癥狀。
抑胃酸藥。服抑胃酸藥如雷尼替丁等時,如果吸煙,不僅會導致胃部血管收縮,還可延遲胃部排空時間,減慢藥物在小腸內吸收速度。因此,戒煙后,就需遵醫囑減少用量。出現噯氣、飽脹感明顯等不適及時就醫。
降壓藥。長期吸煙會逐步造成內皮細胞受損,心率增快,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壓暫時性升高。此外,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等物質,能使血管收縮,影響降壓藥物,如阿替洛爾、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等的擴張血管作用,從而降低藥物療效。所以,戒煙后也需減量,以免增大不良反應風險。
安眠藥。煙草中的煙堿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可使人對安眠藥的敏感性降低,藥效變差,需遵醫囑加大劑量來維持。戒煙后,應立即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安眠藥物劑量到正常水平,以免中毒。
總之,為使藥物發揮應有的藥理效應,減少不良反應,所有用藥人群都應努力戒煙,并及時根據戒煙情況調整藥量和用藥方案。必要時,監測血藥濃度,以便為調整提供依據,提高安全性。▲
(本文由本報特約記者魏亞峰采寫)
冬天對這些人來說是個坎!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很多人都聽過,老人過冬是個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別是高齡老人。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不管是研究數據,還是專家分析,事實也的確如此。 【詳細】
溫潤益腎過“小雪” 3款食療方推薦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南方地區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小雪節氣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我們要重視調養自己的情緒,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亦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