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過后,杭州市蕭山區前段時間的氣溫一直在38℃以上,不少市民出現身體不適情況,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蕭山區中醫院等醫院急診科人滿為患。盡管本周三起,受臺風影響,蕭山下了幾場大雨,氣溫也下降了不少。但目前還處在二伏時期,高溫天氣隨時可能回來。
那么,“燒烤”模式下,哪些疾病容易高發?我們該如何應對?
天熱貪涼,年輕人感冒增多
“早上出門時,雖有微微有流鼻涕癥狀,但算不上嚴重,我想著多喝點水肯定能挺過去。晚上還約了朋友去踢球。”今年剛高考完的小張喜歡踢球,那天下午他踢完球后,渾身是汗,回家洗了個澡,就打開空調躺在床上看電視。
“半夜醒來,不但頭暈腦漲,鼻塞厲害,而且全身酸痛,身子也變得特別燙。連夜去醫院掛了急診。沒想到晚上掛急診看感冒的人很多,我排在四十幾號。” 小張說道。
“感冒發燒的人很多,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蕭山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告訴筆者,近來,感冒發燒的人特別多,很可能因為年輕人工作比較忙,又愛熬夜,不太注意生活方式,反而很容易生“空調病”之類的毛病。
蕭山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醫生表示,空調房里溫度低,進進出出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體質弱的會出現感冒、發燒等癥狀。除此之外,醫生也提醒貪涼的市民,不要一回家就沖冷水澡或是對著空調猛吹一氣,小心感冒上身。
一覺醒來,口眼全歪
“早上起來刷牙,發現嘴巴包不住水了,不停地流出口腔。” 30日晚上,家住加州陽光小區的王阿姨從菜場買菜回家后,突然有種悶熱感。于是,王阿姨一回家,給家人草草燒完晚飯,自己顧不上吃一口,便躲進房間邊吹空調邊睡覺了。
“睡覺前,覺得兩個耳朵不是很舒服,但是當時沒太在意。”王阿姨稱,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右眼睜不開,刷牙的時候還發現口腔“漏水”。到中醫院檢查后得知,原來自己已是面癱。
負責接診的蕭山中醫院針灸科醫師檢查后,發現這是面癱的反應。“最近幾乎每天都會接診到面神經麻痹的患者,多與吹空調、受風寒等原因有關。”
據蕭山中醫院針灸科醫生介紹,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相當于中醫的“口歪”、“口僻’、“風口歪”、“口眼歪斜”等,主要是由于氣溫下降,風寒入體導致血管神經收縮,繼而導致神經發炎,神經活動受到抑制。市民不注意生活規律、貪涼等會進一步誘發疾病產生。
預防面癱要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尤其是三伏天,氣溫偏高。市民在使用空調或風扇降溫時,要注意使用方法,不要正對著頭部、面部以及耳周圍等部位吹。
持續高溫,熱出一片皮炎濕疹
大熱天里穿防曬衣,本是為了防曬,但有美眉捂得太嚴實,竟熱出了濕疹。而另一些戶外工作者則因防曬,穿著長袖長褲,結果熱出了皮炎。這兩天,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的病人明顯增多了。
上周,大學同學來杭州,小貝特意帶他們去游湘湖。擔心被曬傷,小貝特意穿著長褲和中袖上衣,可沒兩天,身上就長出了密密麻麻的紅疹,醫生診斷為熱性皮炎。
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醫解釋,熱性皮炎是因氣溫高、濕度大,排汗減少,導致體表溫度升高、皮膚持續擴張充血,引發丘疹,奇癢難耐。
別的姑娘在夏天愛穿短裙,而小李卻仍舊一條牛仔褲不離身。近日,她感覺兩腿間發癢,還長出些紅斑,到醫院檢查,竟得了肛周濕疹。
“最近天熱,能遇到好幾個肛周濕疹的病人,其他季節一周都碰不到一例。”給小李治療的皮膚科醫生說道。
蕭山持續高溫以來,到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的患熱性皮炎、濕疹的病人增加不少,大部分是環衛工、建筑工、廚師等需在高溫環境中工作者,也有像小貝這樣,為了防曬導致熱傷的患者。
這兩天,氣溫雖有所下降,但仍是高溫酷暑天氣,需外出工作的市民還要面對防曬、降溫難題。皮膚科提醒市民,盡量采取科學方式防暑降溫。醫生提醒說,有些年紀大的人喜歡將濕毛巾搭在身上降溫,雖短時間內能感到涼爽,但長期這樣做,可能引發關節問題,并不可取。應避免中午時段暴露在陽光下,隨身帶瓶涼水,及時補充水分。(朱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