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趙敬菡)在今天上午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青海省省委副秘書長、省醫改辦主任侯鵬寧介紹,青海省在財力有限的情況還是加大了對醫改的投入,其增長甚至超過了GDP的增長。
侯鵬寧說,青海市場發育程度不高,經濟發展相對比較滯后,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自身的財力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辦好民生的事,對青海來說確實是一個難題。2015年青海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只有267個億。青海省委省政府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的理念,持續加大投入,每年青海用于民生的財政支出比例達到了75%以上。“我說一組數字,大家就可以從中體會出我們在這方面作出的努力。青海已累計投入醫改資金383億,2009年醫改開始,我們在衛生方面的資金只有32億,到去年已經增加到了99億多,將近100個億,年均增長20%以上。也就是說我們在財力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還是加大投入,力保民生,在這方面我們投入的力度大大高于我們GDP的增長,青海GDP的增長這兩年平均下來是10.8。這對青海來說是非常不易的。”侯鵬寧說。
另外,侯鵬寧介紹,青海的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7.16%,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在西部也是比較高的。個人的衛生支出,改革前30%的比例現在降到23.6%,這也是政府加大投入的結果。侯鵬寧說:“這些數字、這些指標剛才給大家匯報的時候都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群眾在醫改中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紅利,群眾的獲得感在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