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廣范
環境問題,血管買單
本研究的重要意義是從全球范圍突出了環境問題與卒中負擔及發病的關系。
現在,全世界都在重視環境問題。國外有研究表明,PM2.5可能會增加中風的發生率,有兩個方面的機制:一是PM2.5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這是誘發中風的長期機制。另一個是短期的效應——在PM2.5污染很嚴重的某些時刻,可能會加重身體的炎性反應,加重機體的高凝狀態,它會直接誘發中風。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一些重度污染之后,中風的患者會增加。
中風分很多種,從臨床上來看,PM2.5可能跟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小血管病卒中如腔隙性腦梗塞的關系更密切。我們看到的這部分病人會相對多一些。
綜上,九成中風是可以避免的,但它需要患者、我們的醫生以及政府共同發力,各自在其領域努力,如此,才能對抗中風對生命的威脅,減輕中風對社會的負擔!記者根據錄音采訪整理
相關鏈接:防中風記住五個關鍵詞
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張 麗
6小時 中風一旦發生、腦細胞死亡超過6小時將不能挽回,預防卒中最好的時機是發生中風之前。
兩血管 心腦血管不分家。心臟血管狹窄者,往往腦血管也有斑塊。
1檢查 “腦血管彩超”是篩查血管狹窄和預防中風最經濟、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應該列入50歲以上人群的健康體檢項目。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吸煙等病史的人群,尤其要重視此項檢查,可以大大減少卒中的發生率,讓老年人有質量地生活。
1注意 頸部腦血管狹窄的患者,不宜過度降血壓。
這類患者的血壓應該維持在正常的高限,如150/90mmHg左右,以保證腦部供血,減少腦梗的發生率。
1原則 有癥狀的頸內血管若椎動脈狹窄>50%,無癥狀的頸內血管狹窄>70%就應該進行腦血管支架治療。年齡一般在80歲以下,但應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做綜合評價。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