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油脂,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動物油和植物油。動物油有豬油、牛油等,植物油有花生油、玉米油、茶油、橄欖油等。除了這些,在生活中還有一類“調和油”。所謂調和油,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用油,根據需要按適當比例調配出的一種食用油,目前市面上主要有風味調和油、營養調和油和煎炸調和油三種類型,在網絡上,人們對調和油的好壞說法不一,今天小于老師就來說說與這三類調和油相關的幾點知識。
1、風味調和油。在制作過程中不會考慮太多營養因素,主要是針對某個地區人們對油脂風味的喜好來調配。例如把味道較輕的菜籽油、棉籽油等提煉和味道較重的花生油、芝麻油混合,按照比例調和出“輕口味花生油”或“輕口味芝麻油”,主要是為迎合注重口味的人群。
2、營養調和油。重點考慮的是營養配置比例,一般居家生活油脂中脂肪酸的比例應該重點突出不飽和脂肪酸,針對孕婦嬰幼兒還要重點考慮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以不同人群為主要對象的營養調和油就出現了,例如用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配置富含亞油酸和維生素E的具有合理營養比例的營養油,供給三高等特殊人群食用。
3、煎炸調和油。我們在家煎炸食物時,往往效果不如飯店里味道好,一方面是油溫火候的掌握不當,另一方面是油脂的選擇不同造成的。油炸食物想要好吃必須酥脆,而炸的油煙點要高才能讓食物酥脆。因此,使用氫化油和精煉過的棉籽油、菜籽油、豬油等可以調配出起酥性好且煙點高適合煎炸的油脂,但是,這一類油脂顯然對身體的健康是不利的。
大家從超市里一般可以買到前兩種,即普通的風味調和油以及營養調和油,調和油各有利弊,選購的時候一定要識貨才是。【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作者介紹:于良,自媒體營養師,人民網健康頻道《小于營養“識”堂》專欄作者,北京營養師協會會員,全國十大金牌營養講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湖南衛視等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營養嘉賓,《中國食品報》《中國中醫藥報》撰稿人,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特聘老師。
搜索微信公眾號:yuliangy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