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著問:
齡產婦生育二胎會不會有困難?如何保障寶寶健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主任醫師戴繼燦答:高齡產婦面臨諸多風險,例如自然流產、胎兒缺陷、妊娠糖尿病等,有些研究認為有高齡妊娠史的女性,腫瘤發生率比正常女性高。如何降低母嬰雙方風險,孕前與孕期準備尤為重要。
在計劃懷孕之前,首先需了解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后再懷孕。孕前檢查包括一些基本項目,如血壓、血糖、肝腎功能與血尿常規,以及乙肝的檢查,或是梅毒等確定是否有傳染性疾病。
另外,需進行甲狀腺疾病的篩查,由于現在很多女性患有亞臨床甲減,孕前要及時糾正以防止這類疾病對于胎兒發育的影響。此外,也可以篩查常見的病毒抗體狀態,以確保懷孕后不會被感染。
而孕期需要注重的則是營養的攝入。孕前需服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除了孕婦必需的營養,大齡孕婦可補充含鈣食物。由于高齡產婦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的幾率會增大,日常營養應須合理,需遵循飲食的多樣化,營養平衡。
“高齡”女性懷孕除了面臨風險之外,也將遇到不孕不育的難題。從優生學上講,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28歲,30歲后,優質卵子數量日漸縮減,35歲后,卵巢功能開始衰退,排卵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阻塞及盆腔炎等疾病發生幾率增加,這些都是導致不孕的常見病因。
針對女性的這些問題,以及男性少精弱精、陽痿早泄等男性不育問題,需對癥下藥、及時治療。可選擇副作用較小的中藥或中成藥進行調理,如若月經不調,可選用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能益腎填精補髓;淫羊藿、鎖陽溫腎補精,興陽固精;首烏補益肝腎,養血斂精;白芍、桑葚子等入肝腎經,有滋腎益精、養血調經之用,諸藥協同,使“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針對因事業想推遲結婚、生育的職業女性,專家提醒,女白領盡量選擇適當的年齡結婚。育齡夫婦也需合理安排生育計劃,注意營養和運動。若懷疑自己患有不孕不育癥,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