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血病,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韓劇和小說中的情景。根據世衛組織資料,惡性腫瘤已成為兒童第二大死因。在中國城市,近5年兒童腫瘤的發病率上升了18.8%。白血病占兒童腫瘤發病總數的1/3,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發病原因與環境污染有關
在中國,每年新增約4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有1/4是兒童,并以2~7歲兒童居多。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排在兒童白血病第一位。
很多兒童病前曾階段性地居住在新裝修的房屋或乘坐過新車,但也有患兒的發病與此并不相關。那么,兒童白血病發病原因是什么?
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主任朱興虎說,盡管現在還沒弄清楚具體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白血病是綜合原因造成的,其中,環境污染不可忽視。
鄭州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劉煒也持相同觀點,“每名住院的兒童,其主治醫師都會詢問家屬既往史,3年內有無裝修,打工的工廠有無環境污染等。”最終得出的結論往往與之有關。
室內裝修材料選擇不當致病最為常見
市兒童醫院近期收治的一名5個月大的患兒,父母在制鞋廠打工,經常抱著孩子在廠房工作,結果查出了白血病。劉煒介紹,白血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人體自身基因的突變或者DNA的損傷,外界環境的影響是誘因。
在所有的白血病誘因中,室內裝修材料選擇不當所造成的居所污染最為常見,“臨床證明1000個患兒有60%都有3年內家里進行了裝修。”朱興虎介紹,曾經一名白血病患兒,一家住進裝修不到3個月的新房,又開著新車,結果沒多久就檢查出患了白血病。
而環境因素中還有一個導致白血病發病率增高的原因就是電離輻射。尤其當年日本長崎廣島兩顆原子彈爆炸后,當地3到7年間白血病發病率比正常的地區高20倍。
70%~80%的白血病兒童可治愈
雖然兒童白血病發病率在升高,但是治愈率也有大幅提升。例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為高危組、中危組和標危組,高危組治愈率在55%左右,中危組治愈率為70%左右,標危組的治愈率就比較高,能達到80%~85%。
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最主要的兩種方法,對于兒童白血病患者,化療是治愈其疾病的最主要手段,只有少數高危或復發患者才需要選擇移植治療。劉煒表示,兒童白血病治愈率則可高達70%~80%。
一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周期一般是2到3年,女孩大概兩年半,男孩兒要3年時間。5年之內不復發即視為臨床治愈。
多數家庭不愿意讓別人知道病情
若不是碩大的口罩遮去了智勇(化名)一半的面容,很難把這名充滿青春朝氣的少年與疾病聯系在一起,17歲的他12歲就被確診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智勇12歲那年被查出了白血病,在當地醫院治療了3年后病情復發,在兒童醫院重新開始了治療,即將出院的他對于未來生活很茫然。住院醫生王亞峰是他平時溝通最多的人,“這個大孩子很敏感又很茫然”。
王亞峰介紹,因為生病,智勇一直沒怎么上學,又沒有什么朋友,父母對其的期望也就是平安健康,所以他一邊擔心自己病情會不會復發,一邊面對醫院以外的環境又不知道怎么融入。
“很多得白血病的大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緒,他們非常需要一個‘過來人’或者專業醫生的溝通鼓勵。”但是大多數白血病患兒治愈后不愿意再跟醫院聯系,更別提幫助另一個白血病家庭,“他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自己孩子生過病”。
今年白血病患兒確有增多,但并不明顯
近期,“2015年兒童患白血病成瘋狂上升趨勢”的消息充斥著朋友圈。對此,鄭州市兒童血液腫瘤研究所統計,2013年鄭州確診97例、2014年為81例、2015年5月為止已確診57例。
朱興虎介紹,與2013年數據相差不大,不過因為過去經濟和醫療條件都有限,很多檢查出患有白血病的都不去治療,而現在新農合普及,加上兒童白血病治愈率提高,檢查和治療的積極性都上升。
劉煒介紹,病毒感染也是白血病的發病因素之一,常表現出時間和地點的聚集性。比如,某一地區某一群人在某一時間感染了同一種病毒,這群人患白血病的時間也表現出統一性。
朱興虎說:“近些年發病率似乎有所上升,至少從醫院收治患兒的數量來說感覺是有所升高。”
據了解,2012年時省腫瘤醫院血液科只有一個病區,現在已經發展為8個病區了。目前血液科有將近400個病床,其中兒童要占將近1/4。記者 邢進 施楊 谷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