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熱傳的“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居民提出的九條防癌新建議”中,明確列出“可致癌的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氯霉素”等。阿司匹林到底是不是致癌藥物呢?
來自英國、美國的研究者經過大型的臨床試驗與調研后發現,阿司匹林如能正確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某些癌癥的發病風險或延緩癌癥的發展進程,如腸癌、食道癌、胃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與此同時,有研究者發現,阿司匹林會導致癌癥的發生。例如,美國一項通過88000例患者的臨床研究得出結論,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將有可能導致胰腺癌。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認為,服用阿司匹林與癌癥的發生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
由此可見,阿司匹林與癌癥的關系目前還沒有定論,尚須進一步研究證實。由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并不建議患者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是否需要服用,特別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應由醫生充分權衡利弊后做出選擇。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阿司匹林,以下人群應慎用:
1.哮喘患者。不少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數分鐘到數小時內,出現劇烈哮喘,而且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到數天。這類人群如果必須使用阿司匹林,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先謹慎采用阿司匹林脫敏法進行治療。
2.手術者。手術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導致切口出血。
3.患某些重癥疾病的老年人。這些人群需在生命體征穩定時才可服用阿司匹林,必要時需檢查出凝血指標,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4.其他情況。比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活動性潰瘍患者、血小板減少患者和凝血功能不佳者忌服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