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趙敬菡)今年以來,中央在三次重大場合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做出部署和批示。一起來看看,中央給醫改“劃重點”有哪些?
方便群眾、減輕負擔
在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看病用藥負擔上取得更大實效,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李克強)
要把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著力解決好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改革出發點和立足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
努力減輕群眾負擔。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醫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便幾億農民就地就近看病就醫。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破除以藥養醫、完善醫保支付
用改革的辦法在破除以藥養醫、完善醫保支付制度、發展社會辦醫、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李克強)
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強化醫保支付和監控作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
破除以藥補醫,降低虛高藥價。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醫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費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強基層、分級診療
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用改革的辦法在破除以藥養醫、完善醫保支付制度、發展社會辦醫、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李克強)
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
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附:中央三次部署批示原文
4月29日 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2015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以公平可及、群眾受益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堅持醫保、醫藥、醫療‘三醫聯動’,用改革的辦法在破除以藥養醫、完善醫保支付制度、發展社會辦醫、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在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在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看病用藥負擔上取得更大實效,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4月1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
會議強調,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要把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著力解決好群眾看病就醫問題。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改革出發點和立足點,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堅持分類指導,堅持探索創新,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構建布局合理、分工協作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就醫格局。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在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建立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強化醫保支付和監控作用、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構建各類醫療機構協同發展的服務體系、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都要大膽探索、積極創新。要落實政府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要立足我國國情,加快推進改革試點,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省內直接結算,穩步推行退休人員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降低虛高藥價,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醫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費用,努力減輕群眾負擔。
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發展社會辦醫。開展省級深化醫改綜合試點。加快建立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醫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便幾億農民就地就近看病就醫。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