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院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主動積極適應中醫藥發展的新常態,從滿足患者消費需求、轉變醫療服務理念、延伸中醫服務鏈條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全面發展。
在1月12日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工作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提出“要認識中醫藥發展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一名中醫醫院管理者,筆者認為,中醫醫院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主動積極適應中醫藥發展的新常態。
第一,從滿足患者消費需求出發?v觀各中醫診療機構發展來看,中醫執業醫師人員在不斷增加,中醫醫院床位數和門診量也在迅速攀升,這說明了中醫治療群體在擴大,病人對中醫消費需求在增加。中醫醫院要結合當地實際,正確分析醫療市場,增設中醫特色科室,抓住就醫人群的消費需求,向就醫人群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中醫服務。
第二,從轉變醫療服務理念出發。從目前發展的趨勢來看,中醫醫院需要主動轉型升級,積極適應醫療市場,由過去單一的“已病服務”向現在的“未病服務”方向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保健意識越來越強,具體體現在各級醫療機構體檢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以求爭取更多潛在的就醫人群。而中醫醫院具備天生的傳統優勢,這是任何西醫醫院無法與之相比的絕對優勢。中醫醫院要把更多的中醫診療技術運用到中醫醫院的體檢市場上來,尤其是要運用好中醫“治未病”這個靈丹妙藥,把中醫的精髓發揚光大。
第三,從延伸中醫服務鏈條出發。作為中醫醫院要想贏得市場,實現發展,必須延伸中醫服務鏈條,拓展中醫服務空間,挖掘具有中醫特色的一系列醫療服務。比如,定期舉辦中醫講座,內容可涉及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方面,找準中醫特色服務的突破口;采取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機關等形式,進一步擴大宣傳中醫特色療效,讓更多的人能夠親身接觸到中醫,感受中醫帶來的魅力;加強中醫科研研發能力,提供更多的中醫養生產品、小型保健理療設備等,讓中醫診療設備(藥品)進入越來越多地家庭。
當前,中醫醫院的管理者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主動適應中醫藥發展的新常態,用新思想、新舉措、新理念引領新常態,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全面發展。(丁林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