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6日電(蔡熊更)近日,“下一個十年,下一個奇跡”肺癌患者關愛活動在京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10位“10年抗癌英雄”肺癌患者與家屬及其主治醫生齊聚一堂,共同回顧10年來抗擊肺癌的點滴以及分享戰勝癌癥的經驗。
全國存活時間最長的肺癌患者之一的池秀峰先生亦出席了本次活動。據了解,早在2001年,池秀峰先生去醫院檢查竟然被診斷為肺泡細胞癌III期。如今,10年已過,他依舊精神矍鑠、笑容滿面,根本看不出他曾是一位有著10年肺癌疾病的患者,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與妻子杜斌女士共同抗癌長達35年之久。
談起與癌癥“戰斗”的往事時,池秀峰老人說:“突患癌癥也確實讓我們夫妻感嘆人生的無常。但也正是生性樂觀的態度讓我們重拾了對生活信心,積極面對。與其與疾病做消極抵抗,讓病魔將自己擊垮,不如調整心態,與病魔共生,同樣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我們非常期待下一個十年的再聚首。”
作為池秀峰的主治醫生,北京協和醫院李龍蕓教授表示:“人在面臨重大病患時,其主觀意識也同樣影響著疾病的進展。擁有良好的心態,積極地利用可采取的辦法、手段,調動一切因素來進行自救,才能最終戰勝病魔。通過池秀峰夫婦所擁有的和他們的主觀努力,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良好的心態是癌癥患者在與癌癥對抗過程中所必須要具備的基礎要素之一,同時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癌癥也并非是不可戰勝的。”
據了解,此次世界癌癥日肺癌患者關愛活動旨在通過肺癌患者10年親身抗癌經歷的經驗分享,以及他們的所展示出來樂觀的精神面貌與良好的生活狀態,告知和鼓勵更多的肺癌患者,一定要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并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規范化個體化治療讓肺癌成為一種慢性病。
活動上,中國癌癥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支修益強調:“癌癥的治療要倡導個體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治療,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目的,讓癌癥與患者一起慢慢變老。正是由于分子靶向藥物的出現,我們才開始把肺癌納入到慢病管理模式。”
此外,活動期間,主辦方還特別為肺癌患者策劃了一場集體過生日環節,共同慶祝肺癌患者的“新生十年”,并在祝福聲中希冀下一個10年的到來。本次活動由中國癌癥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