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立醫生資料

姓 名:王自立
科 室:名醫館
職 位: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中醫院首席主任醫師
職 稱:主任醫師
教學任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擅 長:溫病、脾胃病、腎病、肝病、小兒泄瀉、肺炎、驚風和婦女月經不調、不孕癥及各種疑難雜癥的治療有獨到之處。
詳細介紹:王自立,男,1936年9月生,甘肅涇川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甘肅省中醫院首席主任醫師,甘肅中醫學院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64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華中醫內科學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內科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現任甘肅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甘肅省醫師協會副會長,甘肅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脾胃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第一、二、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第一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合作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西部中醫藥》雜志編輯委員會主任。
199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評為“全國衛生系統模范工作者”,2006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2009年王自立工作室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先進名醫工作室”,2010年王自立工作室被中國中醫藥管理局列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2013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再次評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1994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評為“甘肅省優秀專家”,2004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評為首屆“甘肅省名中醫”。
六十年來,王自立同志始終堅持臨床一線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創建消化、腎病科
1987年王自立在甘肅省中醫院大內科的基礎上創建了消化科(現為脾胃病科),并擔任科主任。1992年創建腎病科,兼任技術指導。現脾胃病科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腎病科已成為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
二、創辦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1988年受甘肅省衛生廳和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王自立組織人員創辦了《甘肅中醫》雜志,并擔任主編。《甘肅中醫》雜志先后榮獲“中國中醫優秀期刊(三等獎)”、“甘肅省優秀期刊”等稱號。目前《甘肅中醫》已更名為《西部中醫藥》,現已被列入《國家科技核心期刊名錄》,并被甘肅省人事廳列入《國家級期刊名錄》。
三、組建內科專業委員會
1985年王自立受甘肅省衛生廳委托,組建了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并擔任副主任委員及主任委員。在王自立的大力推動下,甘肅省中醫內科學會作為二級學會,不僅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會,而且創建了專刊《甘肅中醫內科通訊》。
四、學術思想
王自立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提出了“運脾思想”、“柔肝思想”及“溫陽思想”。王自立認為脾胃病的病機關鍵是脾運失健,升降失常。治療脾胃病應從動態的觀念出發,提出“脾以運為健,以運為補”的指導思想。論治肝病,認為肝體陰而用陽,提出“治肝必先柔肝,柔肝先養肝”的原則,善用滋陰養血之品,使肝血得養,肝體得柔,則肝氣自疏。學術思想被列為“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特色辯證被列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五、傳承
1990年王自立被確定為首批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此后連續5次擔任國家級名老中醫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其所帶弟子中,已有成為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的,也有繼王自立之后被評為第二批“甘肅省名中醫”的。再傳弟子已被評為第三批“甘肅省名中醫”。
六、學術著作、論文
王自立著有《生殖疾病的中醫治療》、《中醫胃腸病學》,參與編寫《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基礎理論》、《臨床中醫內科學》、《席梁丞治驗錄》、《中醫痰病學》及《病毒性疾病中醫診療全書》等多部著作。其中《中醫胃腸病學》于1999年3月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中醫藥基礎研究獎三等獎,《中醫痰病學》于2005年10月獲得中華中醫藥科技圖書獎三等獎。
坐診地點:門診樓(A座)7樓名醫館。
坐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