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熱彰顯中國經濟無限生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流動的中國處處奔涌著蓬勃活力。交通運輸部初步統計顯示,8天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24.33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增長6.3%,創歷史新高。
在這段承載歡慶與團圓的時光里,有人選擇自在出行,飽覽錦繡山河;有人漫步城市街巷,打卡網紅地標;還有人為一場演唱會、一場體育賽事甚至一次深度非遺體驗欣然“買單”,盡情享受文化消費新體驗。國家稅務總局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印證了假期蓬勃的消費活力: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
放眼全國,各地“花式寵客”舉措頻出,消費市場熱度攀升,好一派假日經濟“豐收”圖景。相關平臺數據顯示,坐擁“黃河+大漠”雙重IP的寧夏,假期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22%,領跑西北地區,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據統計,上海線上線下消費支付總額達796億元,同比增長3%;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95.1億元,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達5966.8萬人次,同比增長13.9%……各地接連亮出的“成績單”,清晰描繪出中國假日經濟的上揚曲線,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性與無限生機。
不僅熱度可觀,細看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的消費亮點更能發現,我國文旅消費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品質不斷升級,正經歷質的變化。
其中,文旅融合“上新”最為亮眼。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旅游正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們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轉而追求更深層次、更具個性的在地文化體驗?!盀橐粓鲅莩霰几耙蛔恰薄盀橐徽箤3檀蚩ā睗u成常態,富有鄉土氣息的農耕體驗等活動也備受青睞。假期里,文旅融合持續突破傳統邊界,不斷拓展的產品形態既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選擇與更優質的體驗,也提升了產業附加值與綜合競爭力。北京首鋼園借賽事契機推動多場景消費升級,實現賽場激情與商業活力的無縫銜接,拉動區域消費近3億元,便是生動例證。
與此同時,小縣城正加速走上“大舞臺”,市場下沉潛力持續釋放。越來越多人避開一線城市的熱門景區,“反向”選擇那些冷門而獨具魅力的寶藏小城??h域景區憑借獨特的資源稟賦、文化底蘊、更高性價比與差異化體驗,正快速崛起為文旅市場的“黑馬”。這既得益于交通、數字支付等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也標志著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度與廣度正被進一步拓展,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尤其是,在消費新圖譜中,銀發一族的消費需求與潛力被更多“看見”,這也將倒逼市場主體加快創新步伐,為文旅消費注入更多動能。
“科技+”也為消費體驗帶來全新可能。外骨骼機器人成為登山游客的貼心助手,景區AI交互區提供AIGC攝影等新奇體驗……數字技術正深度賦能消費全鏈條??萍剂α康膭撔聭茫瑸閭鹘y場景注入新生命,不斷拓展消費新空間、解鎖發展新增長點。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國潮熱”風頭日盛。漢服出游成街頭尋常風景、博物館文創持續熱銷、老字號品牌銷售火爆……植根于堅定的文化自信,“國潮熱”絕非一時消費風潮。對本土品牌與資源整合者而言,如何把握這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是關鍵課題。
假期“消費熱”緣何熱度不減且亮點迭出?這在根本上源于中國經濟長期積淀的深厚力量。一方面,各地積極出臺促消費政策,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更重要的是,持續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與營商環境優化,為跨區域、跨城鄉的消費流動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我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也不斷創造新的消費需求。而且產業供給不斷升級,為消費潛力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匠心獨具的文創冰箱貼到層出不窮的新式茶飲,再到體驗豐富的精品民宿……優質供給與多元需求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持續激發市場的內生動力。
由此可見,國慶中秋假期的“消費熱”,是中國經濟底氣與成色的一次集中展示。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日益增強的創新能力、持續優化的產業結構,疊加億萬人民的創造活力,必將助推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作者:莫 潔,系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