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閆妍
2023年03月09日08:56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健康無小事,點滴系民生。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健康中國”建設作為我國2035年發展總體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圍繞健康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即日起,人民網推出“代表委員談健康”系列報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受訪者供圖
“可經生物氣溶膠進行遠距離傳播的新冠病毒警示我們空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比珖䥇f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我國已掌握了一定生物氣溶膠安全感知技術,但在保障封閉公共空間的空氣生物安全方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王廣發介紹,氣溶膠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液體或固體顆粒,生物氣溶膠則是指含有生物粒子的氣溶膠。在人群聚集的地方,生物氣溶膠主要來源于人體呼吸道的生物粒子,如果有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在密閉或通風不足的情況下,則可能引起疾病的傳播。
王廣發建議,研發和建設一套基于生物氣溶膠感知技術的封閉公共空間生物安全數字化技術體系,集成生物氣溶膠收集、自動檢測、自動分析、自動報警、信息傳輸技術等。建設感知空氣生物安全風險網絡。對重點封閉公共空間的空氣生物安全建立合規、安全的監控網絡,對可能出現的重點病原進行監測,建立數字化基礎數據庫,并對可能出現的重大疫情進行預警。同時,建立封閉公共空間空氣安全監測技術標準;建立國家級封閉公共空間空氣生物安全監控機制。
相關閱讀:
孫陽委員: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體系建設 筑牢農民群眾健康“第一道防線”
范先群代表:抓基層抓基礎抓關鍵 不斷加強眼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