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醫美“銀發浪潮”筑牢安全堤壩
當前,越來越多老年人走進整形醫院,他們希望通過醫美重拾年輕風采,也實現遲到的“為自己而活”。
據公開數據顯示,醫美消費的人群從過去的25-40歲,正向兩端擴散,變為18-60歲。早在2018年阿里健康公開的數據中,銀發族醫學美容支出是2017年的4.4倍。到了2019年,中老年人醫美的熱度進一步攀升。天貓醫藥數據統計,2019年十一長假期間,走進醫美機構進行口腔護理、醫美手術的中老年人群比2018年增長接近兩倍。
做醫美手術,銀發不讓青絲。我們對于這樣的現象應該給予理解和包容。不過,老年人醫美手術要格外關注安全問題。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不在少數,且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認知力、判斷力也會減弱,因此無論心理上還是身體上,老年人做醫美手術都面臨更高的風險。
雖然醫美領域“銀發浪潮”撲面而來,但正規醫美機構數量有限、醫美人才稀缺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需求與供給極不匹配,難免讓人心生疑問:迎接老年人醫美熱潮,社會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老年醫學單獨成為一門學科,一些醫院甚至開設了老年疾病科,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顧及老年疾病的復雜性。同樣的醫美手術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中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不能將現有做法簡單照搬。當前老年醫美的經驗不足,如何避免老年人做醫美手術誘發基礎性疾病,怎么降低手術并發癥,手術操作需要如何改進等,這些技術疑問都需要得到回答。唯有如此,才能為老年醫美熱筑牢安全堤壩。
如今,幾個保健品推銷員就能讓老年人頻繁中招,套路更深、話術更復雜嚴密的“黑醫美”,很有可能也讓一些老年人難以招架。保健品“坑老”已不再新鮮,醫美“銀發浪潮”會不會催生醫美“坑老”現象,這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只有有針對性地制定好監管舉措,才能防止醫美“坑老”現象的發生,讓老年人更加安心地接受醫美服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醫美的“銀發浪潮”是否最終能夠形成,這種趨勢又將帶來哪些風險和考驗等,需要社會做出精準預判,并根據預判做好準備。建立老年友好型社會,就得不斷發現和滿足老年人的新需求,而醫美行業的特點提醒我們,在滿足老年人醫美需求時,尤需將安全與質量放在首位。(羅志華)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