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勛章”獲得者辛育齡:盡醫者之責 敢為天下先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孫紅麗)7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中日友好醫院召開“七一勛章”獲得者先進典型事跡媒體宣講會,生動展現辛育齡同志忠于黨和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感人事跡。
辛育齡是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曾任中日友好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
發布會上介紹,戰爭時期,他曾與白求恩并肩戰斗,多次沖上前線救治傷員。和平年代,長期致力于我國胸外科創建和發展,被稱為中國人體肺移植手術第一人,在胸外科領域多個方面取得“從0到1”的突破,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創新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辛育齡在行醫時,始終把患者擺在第一位;研究時,努力創新技術、勇攀高峰;任院長時,積極推動現代化綜合醫院的創建和促進中日兩國民間交流。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表示,辛育齡老院長在一生當中作了很多創新:一是盡醫者之責,深耕胸外科領域,不斷創新發展;二是胸懷全局,奔走于全國,幫助各地建立胸外科;三是著眼于國之大者,投身中國現代化醫院的籌建與初創;四是在文化建設上,確定了患者至上的辦院理念。
作為辛育齡的學生,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原主任劉德若跟隨了他接近30年。劉德若回憶,辛老說,他是肺外科醫生,在醫療實踐中看到了大量的肺終末期疾病,比如肺氣腫、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毀損肺等,這些疾病很痛苦。當時是70年代末,抗排斥藥環孢素A還沒有問世,可以說當時全世界做的42例肺移植都沒有成功,大家都是在探索。辛老認為,在這方面中國絕不能落后于外國。辛老在大量動物試驗的基礎上和大量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這兩例肺移植試驗工作,這個工作在當時是超前的,除了非常艱苦,還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壓力。他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代表了他那一代的老黨員、知識分子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使命感。
“辛老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在他的指導下,我們科推動了其他很多醫院也一直做肺移植工作,包括肺癌的研究工作。另外,辛老特別注重年輕人的培養,現在我們醫院每年做100例肺移植,肺癌每年能做2500例,所以辛老種下的種子現在正在開花結果,受他影響,很多醫生也開始這樣做。”劉德若說。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