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操縱”大腦?原來是專家遠程給復診癲癇患者調整顱內迷走神經刺激器參數
周潔瑩
癲癇患者植入迷走神經刺激器,在家就能進行遠程復診。千里之外的醫生也能幫忙調整顱內這個“機器”的參數。
近日,隔著電腦屏幕,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郭燕舞教授正在門診診室里,為一名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宜昌癲癇術后患者復診,遠程調整迷走神經刺激器的參數。
患難治性癲癇已12年的朱女士,在多種藥物治療都沒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情況下,去年8月份,成功在珠江醫院接受了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癲癇發作得到了控制,遠程調控參數更使得她不用經常在宜昌和廣州兩地來回奔波,朱女士的工作及生活終于逐步回到了正軌。
朱女士自己也是名醫生,12年前被診斷為癲癇,早期藥物治療效果還不錯,但近兩年癥狀越來越重,有時工作中突然發作,不斷抽搐,讓她有點難堪。盡管接受了規范的治療,但情況依然沒能得到有效控制。連續的癲癇發作導致她左側胳膊無法活動,右側手指甚至連鼠標都無法使用,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去年8月份,朱女士到珠江醫院進行治療。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郭燕舞教授經過嚴格評估,為朱女士實施了迷走神經刺激器(VNS)植入手術。
郭燕舞教授表示,對于藥物難治型的癲癇患者,除了部分人需要外科手術切除病灶,迷走神經刺激是更合適的有效治療方式,因為不用開顱,創傷小、安全性也更高。
手術只需將一個U盤大小的微型電腦和導線植入胸口斜上方。迷走神經刺激器通過發出電脈沖信號傳導到癲癇病人的大腦,阻止腦電異常,從而起到抑制癲癇發作的作用。
迷走神經刺激術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術后的參數調控。由于神經系統的特殊性,難以一次性設置所有最佳參數,因此植入手術完成后,往往還需要隨著病情變化,進行參數的反復多次調控,逐步達到最佳療效,增強適應性、減少副作用。
以往,患者都需要到醫院調整刺激器參數,多次往返,舟車勞頓,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不便。但是隨著科技不斷進步, 迷走神經刺激術后患者,居家就可以接受參數遠程調控,朱女士就是新技術的獲益者之一。
如今,她已經接受了6次遠程調控。郭燕舞說:“目前來看,各項指標都非常穩定。病情得到控制,如無意外,以后不需要再繼續調整參數了。”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