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黨員談責任與擔當:青年就像干細胞 是戰"疫"的先鋒兵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許曉華)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援鄂醫療隊隊員、“90后”黨員、第二臨時黨支部書記、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超對如何看待90后青年在戰“疫”任務中的責任與擔給出了他的答案。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當中都沒有想到的一個劇本,戰‘疫’的大考也是我們年輕人,尤其是我們這些年輕醫護沒有遇到過的。談到責任,我們應該先拋開年齡的標簽,面對疫情,作為醫護,救死扶傷,義不容辭,這是我們的天職,我們有這個責任站出來,這和幾零后是沒有關系的。” 吳超說。
“再說擔當,年輕人面臨的質疑是敢不敢擔當、能不能擔當。另外,擔當和成長是分不開的,你如果敢擔當,也能擔當好,我覺得自然就會有成長。”吳超認為,年輕人應該就像人體的干細胞,在戰“疫”前線的環境下,能夠迅速分化為抗擊疫情的先鋒兵,并且這也使得來自不同專業的醫護在前線能夠臨危不亂,并且迅速進入新冠肺炎救治的工作狀態中。
在這場戰“疫”工作中,年輕人也表現出了創新和活力。吳超說,在得到醫療隊老師的支持后,年輕的醫護開展了新冠患者的血壓、血糖、心功能、消化道、患者的心理狀態管理以及相關研究,并且年輕人每天都會總結和查閱最新的新冠肺炎相關的文獻,積極參與危重病例的討論。
“我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愛琢磨的年輕同事就地取材,反復研究,開發了新的防霧劑,解決了護目鏡起霧的問題。醫療隊中有17年前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兵,當年的他們也是所謂的80后和90后,在17年前表現出他們的擔當、責任和成長。我想,現在他們把擔當和成長傳承給了我們。在這場戰‘疫’中,年輕人也會學著前輩們的樣子去擔當、成長。每次開病房的時候,年輕人都會跟著這群前輩進入陌生的工作環境,他們毫不畏懼。我們也會握著病人的雙手去加油打氣,在做支氣管鏡、氣管插管等高危操作的時候,也都會有年輕人沖鋒的身影,看到前輩們的擔當,我們年輕人也自然而然地擔起了我們應該承擔的任務。同時,在前輩的引領下,使得我們可以把擔子挑得很穩。”吳超說。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