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心健康-溶會貫通”長三角專場線上會議舉行
2月26日,主題為“抗擊疫情,‘心健康公益行動’‘溶·會貫通’在行動”長三角專場線上會議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
溶·會貫通”直播巡講會畫面截圖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醫師分會會長葛均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范西真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傅向華教授、揚州大學附屬蘇北人民醫院何勝虎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章渭方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張松教授等心血管領域專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STEMI 患者救治原則、溶栓治療的常見問題做講解。據統計,本次會議直播有超過11000人次觀看,互動留言1380多條。
葛俊波在會議致辭中表示,疫情流行期間,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治流程,要堅持就近就醫、安全防護、溶栓優先、定點轉運和遠程會診五大原則。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減少患者救治過程造成導管室的污染,保證后來病人的搶救條件,結合患者病情,在沒有溶栓禁忌癥的情況之下,推薦溶栓優先,盡最大可能救治患者。
傅向華在《新冠形勢下STEMI患者溶栓治療的要點與常見問題的解答》中指出,務必把嚴格的防護隔離措施貫穿整個STEMI救治流程,盡最大可能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會傳播風險,做到早排、早查、早會診、早隔離。同時,由于急性心肌梗死也是一個重癥大病,致死致殘率非常高,救治時間窗口的迫切性和救治時效的病理學要求心血管醫生必須為患者盡早盡快開通血管,恢復有效的心肌灌注。因此必須強調早呼救、早救治、早溶栓。
張松在介紹疫情期間心血管病患者的救治流程及經驗時表示,對于非緊急情況,一般建議患者等到疫情控制住以后再擇期入院治療。而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則需要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血常規、體溫檢測、胸部CT等手段來鑒別是否為新冠肺炎患者。對于疑似患者,應安排在醫院指定的隔離病區進行隔離治療。對于確診患者,應轉運到定點醫院進行收治治療。
在互動問答環節,葛均波院士及徐亞偉教授分別針對“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無復流如何處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過程中藥物選擇”等問題進行了在線解答。
據了解,“溶·會貫通”項目是胸痛專業委員會從2018年就啟動的針對基層醫生和院前醫生的溶栓治療培訓項目,經過一年半深入基層的培訓,已覆蓋全國62個地級市,超過3000家醫院參與培訓,8000余名醫生接受培訓。
為積極響應國家防控方案,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中國醫師協會、天士力控股集團等共同發起的“心健康公益行動”在2020年計劃以網絡在線的形式“走進”全國各地,通過圍繞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開展系列活動,宣傳普及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救治科普知識,提升基層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將公益之薪火傳至基層,惠及基層億萬患者。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