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尿毒癥 腎移植比透析療效好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長希教授
“孩子得了尿毒癥,沒法救!”這個說法曾經深刻地印在很多患兒家長的腦海里。實際上,如今兒童尿毒癥的治療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長希教授指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均可挽救患兒的生命。不過,和成人能通過透析治療長期維持生存相比,兒童做透析治療效果不太好。
三大原因讓孩子“腎衰竭”
兒童尿毒癥又叫兒童終末期腎病,是兒童腎臟病發展到腎功能衰竭的階段。
兒童尿毒癥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遺傳性疾病,由基因突變導致;二是先天發育異常導致的外科疾病,如后尿道瓣膜、輸尿管返流;三是免疫系統紊亂所致的腎炎,反復治療無效到終末期。
王長希指出,兒童腎病早期通過小兒內科、外科及時發現進行診治。到了終末期,腎臟是沒法救過來的,但可以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來挽救患兒的生命。
兒童透析面臨窘境 腎移植或更高效
和成人能通過透析治療長期維持生存相比,兒童做透析治療效果不太好。
成人血透一般1周2~3次就可以了,但是兒童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孩, 1周就要透3~4次甚至4~5次,并且對透析儀器和技術要求高,國內絕大部分醫院都沒有開展常規的兒童血液透析。
王長希指出,兒童腹透的效果也不好,因為孩子不能自理,腹膜炎發生率高,導致腹膜很快硬化,透析效率大大下降。
“因為血透和腹透治療效果差,期望壽命不長,體格和智力發育明顯受損,以后的生活質量也不好,再加上治療過程麻煩,費用高昂,很多尿毒癥患兒的家長一開始就選擇放棄,不救了,這是非常可惜的。”王長希指出,其實,兒童腎移植療效比血透和腹透好,能夠最大可能地挽救尿毒癥患兒的生命。
首先,與透析相比,腎移植可以長期維持患兒生命。
目前國際上鼓勵優先做腎移植,國外統計結果顯示,兒童腎移植的5年患者生存率達到95%以上,腹透只有80%,血透更低,只有74%。而現在,壽命最長的兒童腎移植受者,已經活了52年,并且移植腎功能良好。
實際上,在我國,兒童腹透、血透療效與國際一流水平有一定差距,且很多地方沒有開展兒童透析,導致很多家長無奈選擇放棄治療。
不過,我國兒童腎移植療效并不比國外差。以中山一院為例,兒童腎移植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該中心2018年進行了39例兒童腎移植,2019年不到7個月已完成36例,全部獲得成功。
王長希指出,腎移植可以改善患兒的生長發育和認知能力,除了定期服用抗排斥藥物以外,其他方面大部分均與常人無異。所以說,腎移植是挽救尿毒癥患兒生命的最佳方式,尿毒癥患兒可以在透析中等待供腎,最終接受腎移植。
5歲以下做腎移植 效果最好
絕大部分的尿毒癥患兒都可以接受腎移植。少部分術后有原發病復發風險的,需要謹慎,但是在經過適當的治療之后,也是可以做手術的。
有一些遺傳性的腎病合并有肝臟異常,需要做肝腎聯合移植。因此,為了提升療效,在腎移植之前,需要明確發病原因,進行基因檢測、原腎穿刺活檢等等。
現在腎移植手術已經十分成熟,從出生6個月的嬰兒到80多歲的老人,都可成功接受腎移植,手術年齡沒有限制。
根據國際最權威醫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結果顯示,在5歲以下接受腎移植手術,長期療效是最好的。而在國內兒童腎移植手術開展較多的中山一院,手術患兒的最小年齡是1歲10個月,最低體重是9.5公斤,移植效果良好。
兒童腎移植手術費用可醫保報銷
從經濟角度考慮,腎移植也有優勢。
王長希指出,許多尿毒癥孩子由于透析效果不佳,并發癥多,長此以往花費巨大,家庭往往因病致貧。成功的腎移植費用要比長期透析治療便宜。現在醫保也基本覆蓋腎移植手術費用。
另外,來自社會的支持也越來越多,貧困家庭可以申請社會正規慈善機構的資助;社會熱心人士也有捐贈,救助這些可愛的患兒。
對于家長擔憂的“移植前等待時間長”的問題,其實兒童和成人情況不同,在國家的支持和推動下,尿毒癥患兒獲得供腎的機會比以前明顯增加,無需等待很久。
王長希解釋,目前我國供體的主要來源是公民自愿捐獻。在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教授等行業先驅的努力下,我國已建立了一整套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采用“公平、公正、兒童優先”的分配原則,尿毒癥患兒獲得供體的機會比以前明顯增大。他呼吁公眾改變觀念,患兒家屬可聯系器官移植醫生咨詢相關問題。(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彭福祥、梁嘉韻)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