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用心呵護 大愛無疆
這是一支鮮為人知的團隊,這是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他們整天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呵護著與常人不同的亞健康人群——心理障礙患者,他們的工作常常不被人們所理解,并且在工作中常常受委屈,然而,就是這樣一支團隊,他們始終堅持厚德精業、仁恕博愛的院訓勉勵自己,克服重重困難,挽救了一個又一個患者的生命,康復了一個又一個病人的健康,拯救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幸福,他們就是吉安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全體醫務工作者。
厚德精業,他們用精湛的醫術治好了一批批患者
厚德精業,這是一支成績驕人的團隊,他們用精湛的醫術治好了一批批患者。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人們罹患各種心身疾病的幾率越來越大,心身疾病已經成為全球性高發疾病,同時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社會對于心理衛生需求日益迫切。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心理疾病患病率達17.5%,其中抑郁障礙患病率3.59%,焦慮障礙患病率是4.98%,總體呈上升趨勢;心理應激事件時有發生,老年癡呆、兒童孤獨癥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預亟需加強,心理衛生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心理衛生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因素。該科作為全市乃至全省臨床心理科中技術力量較為雄厚的科室之一,深知心理衛生的重要性,本著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堅持“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以患者的滿意”為宗旨,苦練本領,不斷提高全科整體業務素質,并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為全市心理健康問題患者無私奉獻著。據統計,近三年來該科門診量達數萬人次,其中收治住院患者2734人,出院患者2664人,治愈患者達2000余人,病人滿意度達98%以上。
勇于創新,他們用科學的精神探索出一條條新路
勇于創新,這是一支開拓創新的團隊,他們用科學的精神探索出一條條新路。為了服務好患者,該科在科主任左小云、科護士長鄭莉娜帶領下,不斷積極探索符合心理疾病治療的模式,并大膽提出了“醫院+學校”治療模式,使患者不僅癥狀層面的痊愈,而且情感層面也得到改善,甚至是人格層面的完善。發展和完善患者的人格,促進患者自我成長,使患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像讀了一回“社會大學”。
在科室安全管理上,實行獨特的開放式和半開放式(心理ICU)住院治療模式,去掉了傳統鐵門鐵窗模式,保障了患者的權益,使病人有了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被關愛的感受;且該科針對伴有嚴重消極觀念或行為的高風險患者率先設立心理ICU(重癥監護室),并制定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在科室醫療服務上,堅持3H(Home家庭式、Hotel賓館式、Hospital醫院式)服務理念,讓每一位病友來到科室,就能享受到家庭式的溫暖、賓館式的服務,同時全力確保他們身心的康復,讓他們高興、滿意地回家。
在護理服務理念上,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滿意,讓患者感動;并且該科制定實施了“一個中心、兩個上崗、三個服務、四個心、五個勤、六個聲”的行為規范,即:一個中心:以病人為中心;兩個上崗:淡妝上崗,普通話上崗;三個服務:微笑服務,問候服務,迎送服務;四個心:關心、愛心、耐心、細心;五個勤:眼勤、腦勤、手勤、腿勤、口勤;六個聲:病人入院有迎聲、治療護理有請聲、巡視病房有問聲、病人合作有謝聲、病人不滿意有歉聲、病人出院有送聲。
由于臨床心理科的特殊性,收治患者主要為抑郁癥患者。據調查,目前我國抑郁癥的發病率約為3%-5%,其中可能自殺的抑郁癥患者約為10%-15%。而全國地級市以上的醫院對其識別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近幾年來,該科本著勇于創新、勇于擔當、團結合作的精神,不斷探索,做別人不想做,做別人不敢做,做別人認為風險大的事情,挽救了無數個生命,拯救了無數個家庭,使無數個患者重歸社會,使無數個家庭重歸幸福,得到患者、家屬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情暖人間,他們用博大的愛心溫暖著一個個患者
情暖人間,這是一支仁恕博愛的團隊,他們用博大的愛心溫暖著一個個患者。心理患者往往忌諱別人說自己有病,而治療心理患者的醫護人員在社會上也很少談論自己的工作。他們總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無私奉獻著,做著其實不平凡的事情。當遇到手腳不便的老年患者,總有護士替他們去食堂打飯、整理衣被;當遇到特殊困難的患者,護士們及時給予慰問,讓患者感到家的溫馨;當夜間醫院遇到無家可歸的孤寡老人,護士們總會熱情的將老人請進病房休息;當遇到患病期病友不禮貌甚至粗魯的言行時,護士們總會克制和忍受,都會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堅守工作崗位,并一以貫之、熱情大方地為患者服務。醫生們都是24小時隨叫隨到,有時不僅要面對患者的糾纏,而且還有面對家屬的無理要求,這些都需要細心耐心的傾聽和解釋,尤其是對于有自殺自傷風險極高的患者,有的家屬又不理解,對醫生的病情交代總以為是危言聳聽,不認為他們家人的病情有那么嚴重,對醫生的治療方案不予配合,這些對醫生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即需要耐心溝通,又需要及時做出正確的評估確保他們的安全,對于他們來說只有把愛心留給別人,把心理精神上的煎熬留給自己。
不忘初心,他們用無私的奉獻書寫著一個個故事
不忘初心,這是一支樂于奉獻的團體,他們用無私的奉獻書寫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長期以來,該科不僅擁有較高的醫術水平,而且擁有樂于奉獻的精神。
科主任左小云同志,30多年來日復一日的工作,始終堅持在工作一線,沒有休息過一天病假、一天事假,也從未休過一次公休假,每天堅持早上班晚下班,甚至經常加班至半夜;當遇到態度惡劣的患者及家屬時都能忍辱負重,表示理解;有時能遇到門診患者一進辦公室,撲通一聲就跪在左小云同志面前,稱自己曾到北京、上海等各大醫院看病,都說自己沒有病,都未能把病治好,一臉痛苦的表情苦苦哀求左小云同志要救救自己;見此情景,左小云同志未有任何一絲猶豫,立即將其收治入院;經過一個療程系統細心治療后患者康復,患者出院時滿懷喜悅地給左小云同志送去一面錦旗。另外,左小云同志作為吉安市應急救援專家小組成員,每當遇到重大交通事故、災害事件時都會在一線看到他的身影,為心理受創者給予心理疏導、危機干預。他時常跟科室醫生、護士說:“要不忘初心,敢于擔當,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治別人不敢治的病,收別人不敢收的病人”。
汶川大地震期間,陳海波醫生積極響應醫院號召,率先報名到災區支援,成為較早到達災區的專業心理治療醫師;在災區期間,不顧隨時有可能發生余震的危險,穿插在每個醫療救助點,為災區群眾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來,并且在災區期間不僅為災區人民提供醫療援助,而且積極響應捐款捐物,得到了災區人民好評。
醫生左紅英在去年的一天下班時,護士報告前日因喝農藥自殺而收治入院的抑郁癥患者,檢查膽堿酯酶結果極低,可能危及生命,左紅英醫生得知后立即趕回病室,加班為患者行相應的檢查及救治,及時請相關科室醫生會診,由于救治及時,患者生命得到挽救。
護士羅燕飛,從事護理工作8年,每天堅持早上班晚下班,24小時隨叫隨到,從未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影響到工作,有一次在自己值班期間遇到住院患者李某某手機沒有話費,患者為此著急緊張滿頭大汗,她一邊安慰患者一邊自掏腰包為患者交了50元話費,并且她曾多次為患者打飯、拿自己的衣服給患者穿。每逢年初,總是患者住院的高峰期,此時不僅工作量大,而且科室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有一次護士曾燕華恰巧此時生病了,但她依然帶病上班,暈倒在病房,幸虧被及時發現才抬至休息室,可她休息片刻蘇醒后不顧同事們的勸阻放棄自己的休息,依然始終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有一年在一個酷熱的夏天晚上,鄭莉娜護士長加班時在醫院遇到一位年過七旬的無家可歸老人,當時老人全身衣服臟亂、沒有吃晚飯,看此情景,護士長立即趕緊把老人扶入病房休息,擦掉臉上臟物,換上干凈的衣服,并且替他買來熱噴噴的食物,當得知老人沒錢住旅店時,便安排老人住入病房。這樣的故事舉不勝舉。
天道酬勤,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榮獲了一項項榮譽
天道酬勤,這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的團體,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榮獲了一項項榮譽。該科不僅擁有一支積極向上、努力進取、艱苦拼搏的醫護團隊,而且擁有一支服務好、業務精、肯吃苦、群眾喜愛的護佑人類身心健康的專業隊伍。長期以來,由于該科一直擁有不俗的業績,被命名為“吉安市衛生系統重點學科”;先后被評為 “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吉安市五一巾幗標兵崗”、“吉安市五一工人先鋒號”、“吉安市青年文明號集體”等榮譽稱號;共有17人次先后獲得“江西省五一巾幗標兵”、“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狀”、“江西省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吉安市好醫生”、“全市優秀護士”、“全市衛生系統醫德醫風標兵稱號”、“全市優秀共青團員”、“情系百姓好干部”、“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醫德高尚,他們用實際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個廉潔
醫德高尚,這是一支廉潔奉公的團體,他們用實際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個廉潔。他們總是視患者利益高于一切,視病人為親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病人滿意是他們追求的標準,病人康復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有時有的病人康復出院,為了感謝醫生硬要呈送紅包,但是在紅包面前,他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不伸手,表現出良好的道德風尚。近幾年來,該科拒收患者紅包達5萬余元,接收到患者送來的感謝信和錦旗有幾十面(封)。臨床心理科得到了廣大群眾及患者的充分肯定和贊揚。
展望新時代,他們將繼續發揚白求恩、南丁格爾精神,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為心理障礙患者繼續架起心靈的橋梁,讓患者重綻笑臉,讓群眾滿意,讓社會滿意。(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醫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