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住心腦血管病 先管住膽固醇
日前,中國卒中學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啟動5月“膽固醇月”宣傳活動。與會專家指出,膽固醇并不只是影響血脂,“壞”膽固醇還可能成為心梗、腦梗發病的元兇,并損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壞”膽固醇是心腦血管病元兇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稱,據數據統計,中國人冠心病死亡率的增加,有77%的原因是由于膽固醇升高。
在眾多危險因素當中,膽固醇指標異常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膽固醇主要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是“好”膽固醇;后者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過量會導致動脈硬化,被稱為“壞”膽固醇。
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說,“壞”膽固醇是心梗和腦梗的元兇。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多時,會使血液變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塊,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引發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更危險的是,不穩定的斑塊破裂或脫落,會在短時間內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中風,危及生命。
容易被忽略的一個事實是,“壞”膽固醇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響較大。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謝異常,更容易出現血管病變。其中,大血管病變就是因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膽固醇管理甚至比血糖管理更為重要。
挽救腦梗患者牢記兩個“120”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也是冠心病中最嚴重、最致命的一種。我國每年新增心梗患者200萬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這是因為心梗是一個時間依賴性疾病,過了4小時至6小時搶救黃金期,再高超的醫術都束手無策。
心梗發生時有哪些征兆?霍勇介紹,“如果患者出現突發性的心前區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仍不能緩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嘔吐、惡心、瀕死感等癥狀,就要考慮是心梗!此時應立即撥打120。”
腦梗是指缺血性腦卒中,即老百姓說的腦中風,具有高復發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三高”特點。王擁軍提示,發現腦梗要記住兩個120。第一個120是指腦梗的識別,即看1張臉,看2只胳膊,0(聆)聽語言。因為90%以上得腦梗的病人會有口角歪斜、臉不對稱;兩只胳膊平舉,一側無力下垂;語言不清甚至無法說話的表現。第二個120是腦梗發作后,要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一旦錯過最佳搶救時間,腦組織因缺血發生壞死是“不可逆”的,會造成神經功能障礙,如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偏盲、失語等,嚴重的會造成死亡。
“非健康人群”膽固醇水平應更低
健康人群和高血壓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患者人群相比,膽固醇的控制目標值應有差異。霍勇解釋,血脂化驗單只顯示健康人群的“壞”膽固醇目標值,而“非健康人群”的目標值應當更低,具體咨詢醫生而定。
像冠心病、腦梗患者,以及剛剛發生過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由于他們體內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已經廣泛存在,化驗單上的箭頭僅表示膽固醇水平被短時間內控制住,并不代表風險消失。若不繼續控制,隨著“壞”膽固醇的持續合成和累積,斑塊還會出現,危害心腦血管。
王擁軍特別強調,“膽固醇的控制需要長期堅持。患者在生活方式的干預基礎上,該服藥的要堅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
疾病控制
如何有效管理膽固醇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建議,公眾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查,做到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3個月至6個月測量1次血脂。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測。
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劉春平)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