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各種病毒和細菌越來越活躍,許多疾病對抵抗力較低、安全防范意識較弱的兒童們“虎視眈眈”,這讓不少家長提心吊膽。一些“愛寶心切”的爸爸媽媽們看到孩子口腔里出現了皰疹和潰瘍,便認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急得手忙腳亂。事實上,如果孩子僅是口腔里出現皰疹和潰瘍,很可能是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
5月18日,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山湖新村幼兒園的老師在對孩子們的玩具進行消毒。(葛宜年/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真的不同,你會區別嗎?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對“難兄難弟”,兩者幾乎由同一類型的病毒引起,而且在發病初期的癥狀也非常相似,但它們仍有很大不同。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急性傳染病,《大河報》介紹,手足口病的主要癥狀是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等。大多數患兒癥狀較輕,少數患兒會患上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會有死亡的風險。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類似,大多也由腸道病毒引起,《新民晚報》介紹,能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30型等。對于患上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來說,皰疹和潰瘍多出現在扁桃體前柱、軟腭、懸雍垂上,通常伴有咽痛、發熱等癥狀,發熱嚴重時可達40℃以上,甚至引起熱驚厥。
據《羊城晚報》報道,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兩點:
1、發病年齡不同:手足口病多發于半歲到六歲的兒童;皰疹性咽峽炎多發于一歲到七歲的兒童。
2、發病部位不同:手足口病患兒多在口腔內舌、牙齦、頰黏膜、硬腭上出現皰疹,同時手、足、臀部均可能出現皮疹與皰疹;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手、足等部位不會出現皮疹與皰疹。
皰疹性咽峽炎可自愈,預防該病需要注意這4點
河南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董志巧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提醒家長們,要想幫助孩子預防皰疹性咽峽炎,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1、空調溫度不要調得過低,一般將室內溫度保持在26℃左右為宜,同時要注意通風換氣。
2、盡量不要帶孩子去商場、超市等人多、密閉的空間。
3、經常給孩子的用品消毒,如奶瓶、玩具等。
4、盡量讓孩子吃熟食。
此外,即使孩子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家長也不必過于擔心,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任榕娜在接受《中國婦女報》采訪時表示,“皰疹性咽峽炎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是家庭護理很重要,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喝鮮榨果汁、鼓勵孩子進食等”。任榕娜還提醒家長們,如果自己無法鑒別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那么只要孩子出現發燒的癥狀,就應該及時將孩子帶到醫院進行確診。(牛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