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率世界第一?中國已“摘帽”
中國研究人員3日說,對全國婦幼衛生年報數據的分析顯示,35%的中國孕婦實施剖宮產,這一比率略高于美國,明顯低于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但不同省份、區縣的剖宮產率差異顯著,剖宮產術不足與應用超醫學需求兩種問題并存。
“這項研究應該說是迄今有關中國剖宮產現狀最為全面系統的研究,納入分析的總出生規模近1億,”負責這一課題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劉建蒙對新華社記者說。他認為,有關數據摘掉了中國剖宮產率世界第一的“帽子”,對宏觀把握中國剖宮產的現狀有重要意義。
劉建蒙也是全國婦幼衛生年報辦公室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生育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上。
研究人員主要分析了中國全國婦幼衛生年報數據,并從“中國數據在線”數據庫獲得了各區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從全國、省(直轄市、自治區)、區縣3個層次描述了2008年至2014年間剖宮產率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2014年全國剖宮產率為34.9%。
劉建蒙說,這一比例“從全球來講處于偏高水平”,高于非洲、歐洲尤其是北歐和鄰國日本,略高于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同年為32.2%);低于中、南美洲國家,尤其是巴西(56%),略低于鄰國韓國。
總體來看,2008年到2014年間,中國剖宮產率年均升高1個百分點,但不同區縣剖宮產率變化趨勢迥異。2008年剖宮產率較低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在7年間的剖宮產率呈穩步上升趨勢,這與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強基層婦幼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農村地區住院分娩服務可及性等舉措相吻合;2008年剖宮產率處于高位的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剖宮產率呈下降趨勢,這與國家及地方系列降剖舉措相吻合;中國特大城市剖宮產率下降趨勢尤為明顯,且剖宮產率的下降并未引起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升高。
劉建蒙說,“我國剖宮產術不足與應用超醫學需求兩者并存的現象,提示國家宜制定差異化政策”,一方面繼續控制剖宮產率高位地區過度的非醫學必要的剖宮產,另一方面持續提升剖宮產率低位地區的產科服務能力和服務的可及性,優化資源配置、縮小剖宮產率差異、改善母嬰健康。(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