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云南省公立醫院院長培訓班開班典禮
人民網昆明8月30日電 (記者趙敬菡)在云南省易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接受了培訓之后,我們才知道到院前急救這么重要。現在大家都有意識地把急救做在前面,提高急救效率,爭取急救時間,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該院院長王立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8月26日,在昆明醫科大學內,一場培訓如期展開。這是“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云南省縣級醫院急救醫學骨干醫師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也是該項目第209期培訓班。
“云南省是西部地區,又是山區,自然災害比較多,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傷員的處置不及時就會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生命和健康耽誤不起,民心工程就要體現在當老百姓有需要的時候。對于急救醫學來說正是如此。一個正確的處理對于轉移到上級醫院救治是非常有效的,能夠降低致殘率,提高生存率。”會上,云南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車學繼說。
急救醫學只是一個側面。中國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農村。一方面基層缺乏高水平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基層醫師畢業后缺乏繼續教育的機會,醫師隊伍很難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我國其他省份相比,中西部地區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醫療衛生水平尚存較大的差距,醫療衛生人才的培訓和建設是解困的關鍵。與此同時,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使得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據在云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張寬壽介紹,云南省的醫療資源總體不足,水平也較低。他說:“目前正值國家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拜耳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于2008年啟動該項目,不斷提高醫院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從而滿足全省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介紹,2007年“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正式啟動,它以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為平臺,計劃在十年內為中西部26個省(區、市)培養縣級醫院骨干醫師和管理干部。該項目還是國家衛計委唯一一個與企業合作的項目,由于其高效、實用、緊密配合當前衛生工作的特點,受到了中宣部的關注。“走進西部”項目實施九年來,已在全國26個省份完成208期培訓,培養衛生人才逾3萬人次。
云南省是項目中開班期數最多、培訓學員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培訓項目在云南歷經八年,惠及當地衛生人才3000余人次。云南省衛生計生委高度重視“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工作,每年的培訓工作緊密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和衛生工作重點,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并認真組織實施。從2008年開始,共舉辦骨干醫師培訓班十九期,培訓學員1000余人次,培訓專業不僅包括“內外婦兒”等臨床科室,還涵蓋了影像、檢驗等輔助科室,以及口腔、護理、藥學等內容。此外,2008-2014年連續7年每年按照1:1的比例給予財政配套資金,有力地保障了項目的順利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走進西部”項目不僅培養臨床醫師,還設置了管理干部培訓。在8月25日“走進西部”人才培訓項目云南省公立醫院院長培訓班開班典禮上,張寬壽指出:“云南省衛生計生委歷來重視醫院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此次培訓緊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步伐,深入分析改革形勢,能夠幫助我們查找原因,理清思路,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培訓的內容與時俱進,比如建立分級診療制度、DRGs研究與應用、醫院信息化建設等,還請到了業界的專家對醫改最新的政策進行權威解讀,對于基層院長了解、掌握、把握好醫改政策方向有很大幫助,也是幫了我們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忙。”
作為云南省最重要的醫學院校,昆明醫科大學連續8年承辦了“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的骨干醫師培訓。每期培訓3個月,其中理論學習1個月,實踐學習2個月。由學校負責制定教學方案并妥善安排學院在校3個月的飲食起居。該校校長李松說:“走進西部項目是非常成功的項目,持續時間長,覆蓋面廣,涉及到了基層各類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對于提升云南邊疆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骨干醫師能夠在這里學到實實在在的有用知識,業務能力提升了,能夠直接服務于基層的老百姓。”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中國及亞太區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江維先生表示:“拜耳全力支持中國政府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制。我們將利用自身專長和能力,幫助中國加強基層和欠發達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能力和服務能力,為打造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據了解,2016年,“走進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將繼續積極配合國家分級診療相關政策,以加強縣級醫院醫師專業技術能力為目的,把側重點放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上,進一步提升醫師的診療水平,從而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助力醫改。未來,該項目還有望通過遠程系統,進一步擴大覆蓋面,為更多基層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