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肝炎日。記者從武漢各大醫療機構了解到,一種“少見”的肝炎——戊肝正快速增長。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我國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5年,我國戊型肝炎發病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甲肝,而戊肝死亡人數也遠超過甲肝。
30歲的朱先生有十年乙肝病史,他謹遵醫囑堅持藥物治療,加上適度鍛煉,后來控制得比較理想。但入夏以來,愛吃宵夜的朱先生頻頻與朋友上大排檔。10日,朱先生突感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厭油腹瀉,黃疸癥狀明顯,立刻被送到省中醫院肝病科救治。檢查顯示,朱先生合并感染了戊肝病毒。由于急性發作導致肝衰竭,目前只能通過人工肝或者肝移植來維持性命。
肝病科主任陸定波教授介紹,與乙肝不同,戊肝是“病從口入”,大部分戊肝患者是“吃出來的”,就是食用了帶有戊肝病毒且未煮熟的肉類、海鮮等食物,或是戊肝患者的糞便、血液中的戊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用具等,經口進入胃腸道而傳播。
此外,戊肝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2-8周,有些人感染后能夠自愈,也有一部分人感染一兩個月后才發病,表現為皮膚黏膜發黃、發熱、疲乏、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嚴重者意識不清,甚至引發肝衰竭。如果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肝,死亡率較高;孕婦感染,流產幾率也會增高。
陸定波建議,預防戊肝,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夏季。飯前便后勤洗手,不吃未加工、沒煮熟的食物,生吃的蔬菜、蔬果要清洗干凈,減少外出聚餐,盡量使用公筷。一旦出現上述感染癥狀,要立刻就醫。(記者崔逾瑜 通訊員胡夢 萬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