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個《嬰童用品零售店管理規范》8月中實施 屬非強制性
■ 零售店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 配備至少1~2名中級育嬰師
■ 超過800平方米 配備至少1名高級育嬰師、2~3名中級育嬰師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質監局了解到,首個省級地方標準《嬰童用品零售店管理規范》日前正式批準發布。該標準對嬰童用品零售店的術語和定義、商品管理、零售店陳列、消防安全和衛生服務、店員管理、顧客服務、投訴及監督、持續改進等內容進行嚴格規定。該地方標準為非強制性標準,將于今年8月17日正式實施。
《嬰童用品零售店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將于今年8月17日正式實施。其亮點是“在零售店配備持證育嬰師”。
《規范》要求,零售店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配備至少1~2名中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4級),零售店營業面積超過800平方米,配備至少1名高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3級)、2~3名中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4級)。
廣東省孕嬰童用品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要在《規范》中特意增加對育嬰師的要求,是因為嬰童用品零售店導購應該走專業化道路,應該具備基礎的育兒知識、營養知識和喂哺技巧。“現在很多嬰童用品零售店都在開設各種培訓班和增值服務,但據我們了解,很多店員只是經過簡單培訓就上崗了。由于育嬰師這種職業資格認證需要經過國家統一考試,很多店員不愿意考、不想考。所以想通過明文規范的形式把這個專業人員給確定下來。”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以現在的70后、80后父母為例,他們會根據孩子的需要,自己去獨立判斷、選擇渠道,購買相應的產品,這就對門店服務的專業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育嬰師提供專業服務,并不是為了直接促成消費,不是為了某個品牌、某個品類而存在的。育嬰師和營養師這些專業人士是為了給門店本身提供專業的咨詢,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門店本身的認可,讓消費者覺得這個門店信得過。”據該負責人了解,廣東有連鎖店已經在部分門店配備了具備育嬰師資格的專業人員。
嬰童用品零售店亟須規范
記者從廣東省質監局了解到,自20世紀90年代初廣州出現第一家嬰童用品零售店開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廣東省內大大小小的嬰童用品零售店大約有四千多家,其中較有規模的有兩千多家,大部分已形成區域性的嬰童用品連鎖機構。
然而,嬰童用品零售店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統一完善的管理規范,整個行業缺少標準,因此出現店面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店員綜合素質不高、進貨渠道沒有實現規范監督管理等問題。
昨日,記者走訪了越秀區人民中路和海珠區寶崗大道附近的多家嬰童用品零售店,發現有店鋪在售賣沒有張貼國家檢驗檢疫標志的進口奶粉。在人民中路的某家嬰童用品零售店,記者發現這里售賣的多個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均沒有國家規定的強制性認證(CCC認證)合格證。
據了解,《規范》對嬰童用品零售店的術語和定義、商品管理、零售店陳列、消防安全和衛生服務、店員管理、顧客服務、投訴及監督、持續改進等內容進行嚴格規定。其中,在商品管理方面,要求供應商提供有效營業執照和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相關證照;對嬰童用品零售店內商品陳列,包括服飾、紙品、玩具、食品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記者杜萌 通訊員李龍君、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