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答人民網記者提問 關于血糖的三個誤區你要知道
人民網記者提問。國家衛生健康委供圖
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丁亦鑫)今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任醫師畢宇芳回答了人民網記者的提問,解釋了關于糖尿病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沒問題”
空腹血糖代表的是空腹至少8小時以上的血糖水平。畢宇芳表示,人體的血糖是處于變化狀態的,所以空腹血糖并不能夠完全代表個體所有時間的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穩定性。除了空腹血糖以外,我們比較關注的還有一系列的指標如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餐后血糖是指進食以后的血糖變化情況,代表的是機體飲食后對葡萄糖的處理能力。糖化血紅蛋白,代表的是過去兩到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誤區二:“只要把血糖降下來就行了”
“對于糖尿病患者,我們把血糖的管理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目標是對的,因為血糖是非常核心的控制指標。但是這并不是唯一的指標。”畢宇芳說,無論是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還是糖尿病控制不好之后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影響的風險因素不僅僅只有血糖,還有體重、血壓、血脂、腎功能等一系列可能跟未來糖尿病并發癥或是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指標。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講,除了血糖管理之外,需要的是多因素、全方位的共同管理。
誤區三:“一打胰島素就會上癮”
胰島素是能夠管理和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讓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在糖尿病的情況下,機體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導致人體分泌或者利用胰島素出現異常,如果分泌胰島素不足,就需要外源性的胰島素進行補充。“胰島素‘上癮’的說法實際上是對于胰島素作用機制的誤解,胰島素的注射是不會上癮的。如果在醫生的指導下,能夠在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時候及時使用,會讓胰島細胞功能得到盡快恢復,一部分患者在胰島素注射以后,往往胰島細胞功能得到恢復,可能會減少使用劑量,甚至停用,調整回口服藥物的治療。”畢宇芳呼吁,希望大家科學地認識和理解胰島素,并且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及時地使用胰島素,盡快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