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國創新實踐 2024人民健康大會在京舉行
2024人民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行。
“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11月19日,2024人民健康大會暨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圍繞“健康+科技”主題,突出展示新技術、新生產要素、新產業形態助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發展。會上,“2024年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發布。同時,人民健康啟動建設“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庫”,旨在通過系統地案例匯集和研討,積累、調研各單位的實踐經驗,為助力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提供生動注腳。
“全民健康關乎人民幸福,關乎國家強盛。”大會現場,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高元義介紹說,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推進落實有關文件要求,加大全民健身工作力度,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進一步擴大了健身設施的供給,緩解了“健身去哪”的難題。截至2023年底,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近2.89平米,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國“十四五”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體育公園1000余個;二是進一步加大了賽事活動供給,滿足多元健身需求。今年5月啟動的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歷時半年,共開展賽事活動6000余項,200余萬人直接報名參加;2024年以來,通過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上傳的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達27.7萬個,活動參與人數超過4300余萬人,“村BA”“村超”及龍舟等群眾喜愛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火熱出圈;三是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培養公益類社會體育指導員360余萬人,每千人擁有社會指導員數達到2.58名。
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16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并制定《“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體重管理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一項需要全民重視、全民參與的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圍繞肥胖防控、體重管理等話題作主題分享。他認為,從關注個體病態的肥胖防控到聚焦個體健康基礎的體重管理,體現了“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做好體重管理工作,既需要加強數字化、AI等信息技術的科技支撐,開發體重管理適宜技術和工具,做到個體化精準干預,也需要加強科學普及和宣傳倡導,增強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將實施方案轉變為各方行動。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不僅是醫療問題,更關乎百姓幸福安康和社會和諧。”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主任付強說,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精神衛生醫療服務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未來,要進一步完善戰略布局和頂層設計,推進心理健康相關法律法規出臺;推動心理健康融入中國特色基層治理的改革實踐,多部門聯動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加大政策倡導和宣傳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知識,助力全社會共建心理健康體系、共治心理健康問題、共享心理健康成果;堅持預防為主,推動防治關口前移,提高公眾心理健康素養;注重文化賦能,發展本土特色,發揮中醫獨特優勢,實現中西醫有機結合。
“當下,我國正全力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落地生根,人民健康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彰顯其核心地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逐步滲透到各領域,從傳統的以治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向以健康為核心的大健康理念轉變,關注生命全周期的大健康觀念正蔚然成風。”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李全樂說,未來,中華預防醫學會將深入踐行健康中國戰略,以創新為動力,以實踐為基石,為健康中國戰略保駕護航。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愛衛工作辦處長王璐在會上介紹了健康中國行動發展情況。
為持續挖掘和推廣健康中國行動與愛國衛生運動的實踐案例,總結各地區、各單位的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人民健康連續4年開展了“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征集展示活動”,共征集2000多個實踐案例,并對其中500余個案例進行了深度調研和展示。
現場,2024健康中國創新實踐案例代表作經驗分享:碧水源科技公司董事長、總裁黃江龍分享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促進飲水健康;中國石油體育協會秘書長徐志輝分享中國石油如何在職工中推廣和普及全民健身活動;慈銘集團副總裁郭征分享如何通過健康體檢增進職工健康、助力健康企業建設;東華醫為科技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韓士斌分享醫療科技企業在新質生產力健康應用場景方面的創新實踐。
“人民好醫生體重管理助手”(測試版)在會上發布。
此外,人民健康在會上啟動“體重管理效能提升科普助力計劃”,并發布“人民好醫生體重管理助手”(測試版),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同營造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氛圍,助力體重管理科學化、精準化、智慧化。
本次大會由人民健康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企聯健康中國企業行動協調推進辦公室、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關村科學城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