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觀、聞氣味 福建省消委會發布五項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消費提醒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董童)為了解流通領域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的質量和安全實際情況,關心兒童消費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日前,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福建省消委會”)委托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多渠道隨機購買了不同類型、品牌和價格區間的30款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圍繞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安全、舒適度、標簽標識、色牢度、PH值、耐濕摩擦色牢度等12項指標開展比較試驗。
據介紹,此次比較試驗隨機購買的服裝樣品來源,具體為實體店20款樣品和電商平臺10款樣品。試驗結果顯示,實體店20批次中3批次存在不符合項,占比15%;電商平臺10批次中9批次存在不符合項,占比90%。不符合項主要為:繩帶、標識、纖維成分、pH值、耐濕摩擦色牢度等。值得注意的是,電商平臺采購的樣品中標識、繩帶要求不規范的問題比較突出。
對此,福建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時,除關注商品的品牌、款式、顏色等要素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以下五方面。
一是查標識。要看產品及其包裝上是否有完整的產品標識,包括產品使用說明(外掛牌)、耐久性標簽(水洗嘜),是否有中文標識,是否標明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產品號型或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執行的產品標準以及產品所屬的安全類別等,不同形式的標識內容應一致,且耐久性標簽必須包含產品號型或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對于縫制在可貼身穿著的嬰幼兒服裝上的耐久性標簽,應置于不與皮膚直接接觸的位置。
產品所屬的安全類別分為A類、B類、C類,嬰幼兒產品需滿足A類技術要求、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至少滿足B類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至少滿足C類技術要求,從安全類別的要求程度來判定,A類優于B類,B類優于C類。
二是看外觀。打開包裝檢查產品是否有影響外觀的表面疵點,在接縫處可用手拉一下檢查縫線是否會脫散,扣子、衣帶及裝飾性的小附件等是否縫制牢固,紐扣或裝飾性小附件是否有銳利尖端或銳利邊緣等,衣服的金屬附件有沒有孩子可以摸到的毛刺,拉鏈的拉頭是否不可脫卸,拉鏈是否光滑、無殘損、咬合良好。檢查一下衣服的繩帶設計是否存在安全風險。貼身穿著的衣服,應選商標和水洗標縫在衣服外的產品,這樣就不會因摩擦而刺激兒童皮膚,造成身體不適,幫助孩子挑選舒適的服裝。
三是近距離聞氣味。可以近距離聞一下產品是否有刺激性氣味,如果有刺激性氣味,選購時需慎重。
四是面料選擇。兒童服裝面料優選纖維素纖維,內衣類建議選擇柔軟舒適,透氣性強的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棉纖維。夏天的運動服,為了排汗性更好,可以選擇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等。冬天的服裝,為了保暖和防止靜電,優先選擇羊毛成分的服裝,腈綸纖維容易靜電也容易起球。貼身穿著的服裝建議應以淺色、素色為宜。衣服購買后建議應先洗滌后再穿著,一方面可將一部分有害物質沖洗掉,另一方面也可將衣服在生產、運輸、存放過程中的灰塵、臟污沖洗掉,以便放心穿著。
五是留憑證,善維權。在購買商品后的一段時間內,建議應盡量保存好有關該商品的所有憑證,包括:購買票據、產品吊牌等,其不僅可用于指導產品維護,還可以在出現質量問題、消費糾紛時作為重要的維權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