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權威回應來了
人民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喬業瓊)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密切追蹤新變異毒株 更早發現疫情
發布會上,有記者表示,目前形勢下實現“動態清零”的主要挑戰就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隱匿性強、速度快的特點提升監測系統靈敏性,以便能夠更早的發現疫情。那么,怎樣才能更早發現疫情?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在“外防輸入”方面,一是強調入境人員的隔離觀察,以便及時發現境外進入的感染者;二是強調涉及境外冷鏈或貨物運輸的人每日監測,及時發現“物傳人”后繼發的“人傳人”。這兩項措施,都旨在將境外輸入的疫情,發現在第一代病例,疫情控制在第一代病例。這是發現最早、控制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外防輸入”策略措施。
在“內防反彈”方面,一是要加強新冠疫情地區的人員流動控制,嚴防感染者流出,將新冠疫情帶入非疫情地區,造成新的疫情;二是加強門診就診者監測,對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的病人,進行核酸檢測。三是出現咽喉紅腫或疼痛、咳嗽等癥狀的人,可以用抗原篩查方法做自我檢測,如果發現陽性,要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以便妥善處置。
吳尊友表示,及時發現每個感染者的傳播鏈上的密切接觸者,是早發現的重要措施。對于密切接觸者的發現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目前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傳統的流行病學調查,詢問感染者共同工作、生活的人,以及近距離接觸的人;二是利用大數據發現“時空伴隨者”,進一步進行風險排查,發現密切接觸者。
吳尊友還表示,今年1至3月,我國累計報告病例十余萬人,其中重癥和危重癥197例。與國外相比,我國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項措施預防或減少死亡。第一,早發現疫情,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完全規避了大量病例出現對醫療資源擠兌造成的死亡;第二,對所有感染者進行管理,以便對輕癥轉成重癥的病例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提供醫療服務,規避了他們的危重或者死亡的發生;第三,對于重癥病例,特別是危重病例,采用恢復期血漿或特效中和抗體,有效減少了可能出現的死亡;第四,廣泛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在對過去兩年新冠病毒變異情況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對RNA這類病毒的認識,我們一直認為,新冠病毒變異是持續發生的常見事件。所以,對于出現新的變異毒株是有準備的。”吳尊友表示,正在密切追蹤新冠病毒新變異毒株XE在傳播流行范圍、傳染性、致病性等方面研究進展。
“無論新冠病毒怎么變異,我們采取的常態化防控措施,包括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所謂'四早'措施,廣泛的疫苗接種,以及群眾采取的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都能有效地控制疫情。”吳尊友強調。
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對預防重癥和死亡極其有效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開展同源加強免疫和異源加強免疫有何不同?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目前使用的各種新冠病毒疫苗當中,隨著時間推移都出現了保護水平下降的情況。采用增加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劑次的免疫策略,提高保護效果或免疫效果,尤其是對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已成為全球共識。
據悉,截至4月5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32億8358.6萬劑次,接種總人數達12億7872.4萬人,已完成全程接種12億4322.6萬人,覆蓋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90.70%,全程接種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88.1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7億569.3萬人,其中序貫加強免疫接種1951.2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達2億2418.2萬人,完成全程接種2億1282.3萬人,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億4658.2萬人。
“在奧密克戎流行的真實世界當中,接種三劑次滅活疫苗后其保護效果與兩劑次疫苗相比,不但免疫水平大幅提高,而且有研究顯示保護效果增加顯著。”王華慶表示,目前所執行的異源接種加強免疫,也有研究數據顯示,抗體滴度增加的幅度比同源加強免疫更高。
王華慶表示,國家確定了同源加強免疫和異源加強免疫策略,都是為了提高免疫水平、提高保護效果。目前當務之急是盡快全程接種疫苗、盡快完成加強針的接種,應種盡種,這是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
就本輪吉林疫情,王華慶表示,在吉林有一所定點收治新冠病人的醫院,重癥和危重癥病人中,接種疫苗兩針的比例僅為15%左右,與全國的接種水平相差還是很大的。重癥患者具有高齡未接種疫苗和高齡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特點。
“在沒有疫苗之前,導致重癥和死亡的兩個風險因素,一個是高年齡,一個是有基礎性疾病,現在又增加了一個因素,就是沒有接種疫苗。”王華慶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除了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還有傳播過程隱匿,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后期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對于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降低重癥、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還是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讓我們把減少重癥和減少死亡的措施關口前移,疫苗接種在預防重癥、預防死亡方面起到了作用。”王華慶強調。
王華慶表示,前一段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評價新冠病毒疫苗對預防重癥和預防死亡的有效性時,用了一個詞“目前我們現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預防重癥和預防死亡極其有效”或者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效”,可以看到國際上對于新冠病毒疫苗預防重癥和預防死亡作用的證實。
“沒有打疫苗的人如果打了疫苗,要產生保護作用要有一段時間,通常是全程之后14天之后會產生比較好的作用。這里強調沒有全程接種疫苗的,應盡快接種疫苗,尤其是現在在奧密克戎流行階段傳播風險增大的情況下。”王華慶說。
奧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仍然高于流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分析,目前,我國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從整體來看,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比較高。一方面是因為奧密克戎本身毒株毒力相對有所下降,上呼吸道感染為主,下呼吸道感染比較少,肺炎發生率比較低。第二方面,因為目前疫苗接種的本底之下,疫苗接種人群重癥比例明顯是低的。第三是主動核酸篩查,很多病人是在潛伏期發現的,所以無癥狀感染者比例相對是高的。此外年輕人、青壯年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比較高。
王貴強表示,奧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是相對既往毒株而言的,但它的危害性仍然高于所謂流感,尤其是未接種疫苗或沒有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從香港特區數據顯示,目前110多萬感染者,死亡8000多例,病死率是0.7%,這個病死率遠高于流感的病死率。另外,香港疫情數據提示,疫苗接種與否與病死率關系密切,從病死人群數據看,沒有接種疫苗的病死率是3.2%,接種一針的病死率0.96%,接種兩針的病死率是0.14%,接種三針的病死率0.03%。從這個數據來看,三針疫苗接種可以有效降低奧密克戎感染后的病死率。
“目前不能麻痹大意,一方面,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控策略。另一方面,一定要積極推動疫苗接種,加強疫苗接種力度,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礎病的。從目前數據看,老年人、有基礎病的,接種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奧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王貴強說。
王貴強呼吁,廣大的老年朋友要積極地接種疫苗,尤其是加強免疫,第三針的接種至關重要,只有把老年人等有基礎病的高風險人群保護好,按程序接種疫苗,才能真正降低奧密克戎的危害性。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