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黃崗侗寨:打造“美麗村宿”激活旅游一池春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基礎,貴州省黎平縣黃崗侗寨,積極探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通過實施“美麗村宿”項目,激活了當地鄉村旅游一池春水,實現了華麗蝶變,探索出一條項目強農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一、背景
貴州省黎平縣黃崗侗寨始建于宋代,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全寨共轄10個村民小組365戶1825人,黃崗是男聲侗族大歌原生地,有“男聲侗族大歌之鄉”之美譽。黃崗侗寨至今仍延續著亙古千年的“稻魚鴨”農耕文化,是侗族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文化保存最古老、最傳統、最完好的侗寨。這里的人們日出而作,臨溪浣米,行歌坐月,怡然自得。寨內民族風情獨具特色,民族活動豐富多姿,以六月十五“祭天節”、正月初七的“抬官人”等節日而馳名。黃崗侗寨的香禾糯、土雞蛋等農特產品更是久負盛名。
二、做法
(一)整體規劃定位,重塑鄉村價值。從保護、保育、創生三個維度推進黃崗村整體規劃。傳統文化保護:保護傳統村落風貌的完整性,保護黃崗傳統“稻魚鴨”農耕生活文化的完整性,保護傳統侗族民俗人文的完整性;傳統文化保育:保存傳統村落文化脈絡,對傳統文化進行培育;傳統文化創生:對傳統文化進行系統評估,挖掘并激活傳統文化價值,創造催生傳統文化活力。
(二)引導村民合作,盤活鄉村資源。中國旅游集團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投資1000萬元,發動群眾加入村級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成員確權方案,設立“三級聯動、五戶聯助”管理模式。量身定制可持續發展的“美麗村宿”幫扶計劃,整合當地民俗文化、侗族特色、田園風光、淳樸民風等資源優勢,在保護傳統村落風貌、侗族文化完整性前提下,打造7棟核心建筑群和13套民宿,提高黃崗的整體旅游條件,通過“鄉村旅游+”帶動當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三)加強傳播運營,提升項目影響。結合市場需求與村莊實際,打造品牌獨立IP。通過建造特色民宿,培育多樣性的農副產品,拓展各種渠道,線上線下促成服務和產品的市場化運營。此外,我們將營銷策劃宣傳納入縣域活動一體化中,機場、高鐵站、車廂內美麗黃崗侗寨廣告有力宣傳;聯系北京世紀明德、貴州研學機構和團隊到黃崗建立教研學習基地,組織夏令營活動,與黃崗學生互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在6月我們明確運營主題并加派運營管理人員后,營業額大幅提高,目前合作社賬面盈利近20萬元,不僅穩定了7名村民群眾就業,還有效帶動了當地農副產品銷售。
(四)聚力精準幫扶,合理調節分配。中國旅游集團黃崗村百美村宿項目通過合作社搭建的平臺吸引資源和投入,同時讓利于民,既不讓資本侵占村民利益,也保障資本在當地的良性循環。分配方面遵循“一個基本、三個原則”,“一個基本”保障全體村民受益,“三個原則”遵循“多投多得”“多勞多得”和“幫扶貧困”,合理調節分配,合作社根據確權方案按照貧困戶、困難戶和低保戶每人頭兩股,普通農戶每人頭一股的分紅原則,確保當地356戶1802名群眾均受益。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