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用設計幫助農產品建立品牌提高溢價

一、背景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讓鄉村建設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與此同時我國的許多民俗文化面臨著巨大的外來文化挑戰逆差。導致目前的現狀是每個縣有最傳統的文化、最美的風景和最好的農產品,卻沒有好的設計和體驗。
阿里集團在脫貧攻堅業務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投入,尋美項目組用集團設計的各項專業能力項,做縣域品牌整合設計溢價幫助提升欠發達地區農商品市場競爭力,同時結合保留鄉村淳樸特色結合商業設計來延續逐漸丟失的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以設計專業的公益手段,增加農民收入、為建設中國的美麗鄉村貢獻一份社會責任。
同時,我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處于初期,依托一縣一業的策略品牌建設初顯價值,也成為各地政府的工作重點,該項目依托特派員的橋梁能深度參與當地社會經濟的建設及品牌意識的提升,提升建設發展中的軟實力,更有助當地農民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承。
二、做法
1、為縣域做品牌整合設計助力鄉村振興
(1)縣域品牌的差異性重塑。塑造當地縣域傳統特色形象及品牌的差異性,提升經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及數字振興過程中的基礎軟實力。
以宜君縣為例,為宜君縣設計品牌字體基于宜君縣福地湖石窟魏碑帖優化調整,縣域品牌設計保留及延續當地的文化底蘊及特征,做文化特色的具象表達。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宜君農民畫和當地的文物魏碑石刻
提煉出農民畫中的元素,并用農民畫的手法繪制了宜君物產和代表風景,組成宜君的畫面。
(2)梳理及重塑縣域核心地標商品體系,農產品為核心支柱產業的核心增值溢價手段。例如在農產品系列包裝設計上,通過結合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民畫”,來升級替代原先混亂的商品包裝。并通過縣政府經貿局發布《宜君縣農產品統一包裝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對商戶進行授權和統一管理,把控品牌使用規范及質量。
(3)縣域旅游體驗及線下服務體驗設計,探索生態旅游的路徑規劃及地域品牌文化帶來的旅游產值提升。以特色品牌體系化,進行路線的規劃及設計的重塑。
2、品牌認知的線上線下感知建設
(1)以阿里生態為入口的縣域數字化渠道陣地。希望給每個縣建立淘寶的線上陣地,展示當地所有吃喝玩樂的美好,同時在線上陣地的頁面上優先保證農商品的購買流程,可以手淘掃碼進入。
(2)融合多維感官設計 探索技術創新。很多地方的山歌、民歌、民謠也都在消失和無人傳承,希望通過創意的手段,讓在購買這里商品的同時聽到這里的美好。
3、商業品牌的聯乘賦能
依托于公益的優勢,整合阿里生態內的商業公益場景擴大影響力,能夠讓地域品牌認知及非遺文化借助商業及商品的被傳播和傳承。
4、電商以外的設計能力賦能
依托于健康、女性、生態、健康的除電商以往的設計服務助力。目前設計師發起藝起來公益課,給鄉村留守兒童上美術課,通過線下及線上數字化手段,帶給貧困縣地區的孩子更多美的教育。通過以“看見這里的美好”、“聽見這里的美好”、“嘗到這里的美好”三個感官維度進行整合營銷策劃及設計助力縣域產業升級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延續去傳承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