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構建鄉鎮高質量發展考評體系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貴州省安順市堅持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充分發揮考核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引領性作用,科學構建鄉鎮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落地見效。
一、背景
安順是貴州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素有“中國瀑鄉”“屯堡文化之鄉”“西部之秀”美譽,是全國的“深化改革,促進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加快發展”改革試驗區。
轄區內共有6個縣(區),90個鄉、鎮、街道。構建鄉鎮高質量發展考評體系,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背景:一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需要;二是“百姓富、生態美”的區域高質量發展追求給安順發展提出新要求;三是探索實現高質量的生態產品價值促進安順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四是安順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上開新局的需要。
二、做法
鄉鎮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鄉村經濟發展的中樞,進一步優化和整合鄉鎮綜合考核,事關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安順市堅持以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為抓手,全面聚焦鄉鎮發展屬性特性、效能驅動,在廣泛征集摸底、開展實地調研、充分研討論證、多方征求意見等基礎上,科學構建鄉鎮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
(一)精準定位發展屬性,分類確定考核對象
根據鄉鎮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功能定位等不同特點,將全市90個鄉(鎮、街道)分為產業園區型、城市服務型、現代農業型、生態旅游型四類進行考核。
(二)精準定位發展特性,科學設置考核指標
堅持統籌推進、協調一致的原則,充分結合鄉鎮發展特性,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將鄉鎮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指標設置為共性和個性指標。共性指標設置為四新質效、四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其他工作共5類26項。同時,分別設置了培育性、創新性、重點性和執行力落實力指標,有力地發揮各項指標牽引性作用。個性指標的設置,堅持尊重鄉鎮發展主體性的原則,由鄉鎮充分結合自身發展特性提出需要“揚優補短”進行考核的個性指標,縣(區)審核同意后,納入當年評價,每個鄉鎮個性指標均為5項。
(三)精準把握考核內涵,建立完善考核機制
堅持日常、一貫和年終相結合的原則,分別按照指標確定、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年終評價等基本程序進行。由市考核辦牽頭抓總,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制定指標實施細則并作好考核評價工作,縣(區)考核辦負責組織實施,縣(區)有關部門作為對應考核指標責任單位,形成市、縣、鄉“一盤棋”推動鄉鎮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格局。
1.季度監測。每年4月中旬和10月中旬,縣(區)有關部門報送一季度和三季度監測指標數據,縣(區)統計部門匯總季度共性指標監測數據,縣(區)發改部門匯總季度個性指標監測數據。縣(區)考核辦對未按時序進度推進工作或監測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的,及時提醒、動態跟蹤落實;需督辦的問題,及時組織進行督辦。
2.半年評估。每年7月底前,縣(區)有關部門報送監測指標數據,縣(區)統計部門匯總半年共性指標監測數據,縣(區)發改部門匯總半年個性指標監測數據。各鄉(鎮、街道)報送半年工作總結,縣(區)考核辦統籌做好半年評估工作,并對突出問題組織進行督促整改落實。
3.年終評價。根據考核工作安排,縣(區)有關部門按照要求報送鄉鎮指標數據和數據說明。縣(區)統計部門匯總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指數。縣(區)考核辦綜合政治素質考核、黨建工作成效考核情況,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得分及等次建議,按程序報縣(區)綜合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