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打造鄉村振興的“阜南樣板”

一、背景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支持定點扶貧的安徽省阜南縣創建“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全面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探索走出一條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之路。
二、做法
1、堅持新發展理念,實施“良種示范種植-建設糧源基地-就地加工轉化”扶貧三步走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龍頭企業以工補農,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培育鄉村振興“阜南樣板”。
一是充分發揮流通激勵作用,推廣優質小麥訂單。2018年引進中糧貿易公司,在阜南縣試點種植1.5萬畝優質小麥,手把手指導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實現產量、品質雙提升,優糧優產取得良好開局,成功邁出良種示范種植“第一步”。
二是積極引進龍頭骨干企業,優化糧食供給結構。2019年支持中化農業公司、中糧貿易公司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優質小麥訂單種植擴展到30萬畝喜獲豐收。盤活當地閑置糧倉開展分品種儲存,實現優糧優購、優糧優儲,順利完成建設糧源基地“第二步”。
三是探索糧食產業集群發展,質量興糧產業強縣。2020年引進中裕食品公司投資2.4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面粉生產線,推動10家大型企業與阜南縣簽訂合作協議,支持建設10萬噸現代化糧倉,培育壯大糧食產業集群,把更多收益留在當地,實現優糧優加、優糧優銷,扎實走穩就地加工轉化“第三步”。
2、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推廣鄉村振興“阜南樣板”
以“阜南樣板”為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是整體推動阜南糧食產業“五優聯動”。繼續支持中化農業公司、中糧貿易公司發揮前端優勢,穩步擴大優質糧源基地面積;引導中裕食品公司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開展上下游協作,導入先進生產要素,突出全流程質量管控,促進優質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一體化發展,實現“五優”整體聯動。
二是加快培育“三鏈協同”糧食產業集群。支持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好項目,促進初級加工、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協調發展,就近就地實現轉化增值,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推動阜南縣糧食產業集聚發展,實現由產糧大縣向產業強縣的轉變。
三是總結推廣鄉村振興“阜南樣板”。全面總結阜南縣以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持續帶動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經驗做法,以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為契機,在安徽省先行實施“阜南樣板”,實現“墻內開花墻內香”;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完善,逐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三、成效
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帶動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鄉村振興“阜南樣板”成效初顯。
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逐步形成糧食興、產業旺、經濟強的良性循環。
一是糧食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從阜南縣100多個雜亂品種中優選6個優質小麥品種,實施“一村一品”整村式推進,實現優糧優價,緩解“谷賤傷農”。建成阜南縣糧食質檢中心和10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減少糧食產后損失、促進糧食提質進檔。
二是精準扶貧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阜南縣是產糧大縣又是產業弱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通過建設30萬畝優質小麥基地,畝產增加100多斤,種植成本降低60元,中化農業公司、中糧貿易公司以高于市場價5%加價收購,每畝助農增收200多元,讓種糧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三是合作社發展由分散經營向抱團發展轉變。中糧貿易公司攜手18家合作社組建現代糧食產業化聯合體;中化農業公司發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作用,提供糧食產前、產中、產后“一站式”服務。兩家企業帶動87家合作社和近20萬農戶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市場化收購比重大幅提高。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